咏史怀古诗与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整体特点: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写法: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等等。
★基本主题: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请;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边塞诗: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例如,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斗志昂扬、 一往无前是其主调(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常见意象:边关、玉门关、黄河、长城、阴山、黑山、烽火、大漠、黄沙、鸿雁、雪、琵琶、胡琴、羌笛、战鼓、金柝、胡笳、号角、落日、朔风、关山月、羌笛、胡人、胡马。
★基本主题: ①建立功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山河沧桑的痛苦;④久居边关的乡愁;⑤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⑥报国无门的怨愤,归家无望的哀痛。
★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物、心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02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的改版

    木兰诗的改版   篇1:木兰诗改版   话说北魏年间,中原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叫花木兰,她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正像民国一支小…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74
  • 刘驾《早行》阅读答案

    早行 刘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 心孤多所虞,憧仆近我行。 栖禽来分散,落月照孤城。 莫羡居者闲,溪边人已耕。 1.诗人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早行”之早…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9
  • 分析意境型–古诗词鉴赏试题问答模式技巧练习与解答分析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6
  • 郑板桥《念奴娇·石头城》阅读答案及赏析

    念奴娇  石头城 (清)郑板桥 悬岩千尺,借欧刀吴斧②,削成江郭。千里金城回不尽,万里洪涛喷薄。王浚楼船,旌麾直指,风利何曾泊。船头列炬,等闲烧断铁索。③ 而今…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7
  • 杨师道《还山宅》阅读答案

    还山宅 杨师道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 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 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 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 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注】槎:读chá,…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1
  •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送友人》阅读答案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②,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