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孚《蓦山溪·山河百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蓦山溪
张中孚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注:张中孚字信甫,号长谷老人。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
1、后世评论该词在艺术表现上“刚健与阴柔并济”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2、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上阕用“山河百二”“关中”等意象写出江山的雄伟壮丽,用“壮岁”“征鞍”“雕裘绣帽”等词语表现出人物的阳刚雄健;以“萍梗”这一阴柔意象比喻主人公身不由己、随波逐流的命运,“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伤和无奈。笔锋山回溪转,风格刚柔相济,耐人回味。
(刚健与阴柔各占3分,意思对即可)

2.下阕表达了作者极为复杂的思想情感。借老马识途的典故,叙写自己老年回归故里的欣喜;“老马嘶鸣”“冷烟残照”衬托出了“苍颜白发”老人的凄凉心境;终南山色依旧,长安物是人非,感时伤事,不由使诗人产生世事无常、难尽人意的遗憾和悔恨。
(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赏析
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被世士大夫讥讽。然而从词中读者可以觉察到作者对往事也不见得甘心情愿,字里行间也浸透一种辛酸。
词人在词中追述自己人生旅途,对一生一世的不如意也哀叹不已。少壮时节也曾挥刀立马,建功立业,绣帽貂裘,春风得意。可谁料想,时移事改,往日功名已成土,仿佛成了浮萍断梗任水吹浮,身不由己。“听楚语,厌蛮歌,”虽是轻歌曼舞,可谁知往昔不堪回首呢?流落异乡几十年,只在暮年白发回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令他牵肠挂肚,可此番回家情难言。老马虽识途,但故乡的惨淡,也让作者心怀不安。终南山色依旧在,可怜长安已换几朝臣。句词朴实,从一词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后半生的遗憾悔恨,以及充满对人事变化的复杂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作者用词用典功夫很深。一句“萍梗落江湖”,又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身不由己。而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词句递出多少隐情。“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借用刘禹锡“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诗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复杂。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借用白居易《长安道》中“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借用他人之词,说出自己的心情,真是“于我心戚戚焉。”
此词构思也十分巧妙,曲折多变,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作者笔锋刚健与阴柔并济,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03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之问《经梧州》阅读答案及赏析

    经梧州 [唐]宋之问 南国无霜霰,连年见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续开花。 春去闻山鸟,秋来见海槎①。 流芳②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注…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3
  • 七道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3
  • 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阅读答案及赏析

    又酬傅处士次韵 顾炎武 愁听关塞遍吹茄,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墓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廷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 [注]①顾炎武是明…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7
  • 杜常《题华清宫》阅读答案及赏析

    题华清宫 杜常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   朝元阁①上西风急,都入长杨②作雨声! [注释] ①朝元阁:唐代著名楼阁,在华清宫内。②长杨:汉代宫殿。 1.这首诗描写了作者一…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64
  • 宋褧《虞美人•福州北还雨中观梅》阅读答案

    虞美人•福州北还雨中观梅 元•宋褧 十年久共梅花别,乍见殊佳绝。腊前风景雨中天。翠竹青松恰似映清妍。 繁枝开遍香成阵。触目忘离恨。玉人谁使似冰肌?酒罢歌阑一晌又…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2
  •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①,八年风味独思浙②。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