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阅读答案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苏轼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②东坡,元丰五年春,苏轼在东坡构筑雪堂,家属仍住临皋亭,因此常往来于雪堂临皋间。
1. 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 诗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分析。(5分)
2. 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联系诗句作答。(6分)

参考答案
1. ①夸张。“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夸大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家童的鼾声之大。②比喻。“家童鼻息已雷鸣”把家童的鼾声比喻成雷声,形象地写出了在寂静的夜晚家童的鼾声象雷鸣一样震耳。③细节描写。“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形象描绘出苏轼夜饮醉归,家童已睡,只得立在门外,静听涛声的场景。④以动衬静。“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意境,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情的孤寂。(明确点出手法,一种1分,共2分。结合相应手法有准确分析的,一种1分,两种3分。细节描写答成动作描写、以动衬静答成衬托、反衬、也可给分;以动衬静答成动静结合不给分。)
2. ①“长恨此身非我有”揭示出作者对身在宦途身不由己的无奈。②“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难忘世俗名利烦扰的矛盾与苦闷,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③“江海寄余生”表达出作者对隐逸江湖的渴望。(准确概括出作者的情感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每点2分,共6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03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徐渭《龛山凯歌》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龛山凯歌 徐渭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注】公元1555年冬,明军在龛山沉重打击了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徐渭据所见所感,写下《龛山凯歌五…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2
  • 古诗歌写景抒情诗鉴赏方法与技巧练习及答案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2
  • 翁卷《山雨》何绍基《山雨》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山雨 〔宋〕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雨 〔清〕何 绍 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4
  • 木兰诗的虚词

    木兰诗的虚词   引导语:木兰诗的虚词有哪些?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木兰诗的虚词   卑:   (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8
  • 李商隐《春日寄怀》阅读答案附赏析

    春日寄怀  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注】青袍:即青衫…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98
  •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