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冬天行乐,必须设身处地,幻为路上行人,备受风雪之苦,然后回想在家,则无论寒燠晦明,皆有胜人百倍之乐矣。
尝有画雪景山水,人持破伞,或策蹇驴,独行古道之中,经过悬崖之下,石作狰狞之状,人有颠蹶之形者。此等险画,隆冬之月,正宜悬挂中堂。主人对之,即是御风障雪之屏,暖胃和衷之药。
善行乐者,必先作如是观,而后继之以乐,则一分乐境,可抵二三分,五七分乐境,便可抵十分十二分矣。然一到乐极忘忧之际,其乐自能渐减,十分乐境,只作得五七分,二三分乐境,又只作得一分矣。须将一切苦境,又复从头想起,其乐之渐增不减,又复如初。此善讨便宜之第一法也。
譬之行路之人,计程共有百里,行过七八十里,所剩无多,然无奈望到心坚,急切难待,种种畏难怨苦之心出矣。但一回头,计其行过之路数,则七八十里之远者可到,况其少而近者乎?譬如此际止行二三十里,尚余七八十里,则苦多乐少,其境又当何如?此种想念,非但可为行乐之方,凡居官者之理繁治剧,学道者之读书穷理,农工商贾之任劳即勤,无一不可倚之为法。
噫,人之行乐,何与于我,而我为之嗓敝舌焦,手腕几脱。是殆有媚人之癖乎?
(取材于李渔《冬季行乐之法》)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无论寒燠晦明               燠:暖,热
B.人持破伞,或策蹇驴           蹇:跛,瘸
C.但一回头,计其行过之路数     但:空,白白.
D.凡居官者之理繁治剧           凡:凡是
10.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独行(于)古道之中
B.正宜悬挂(诸)中堂
C.(其)即是御风障雪之屏
D.然无奈(吾)望到心坚
1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看来一幅风雪行旅图,就是抵挡风雪的屏障,是暖身的良药。
B.作者认为百里行程走了七八十里,若想怎么还不到,就会闷闷不乐。
C.别人行乐与作者无关,但作者依旧喋喋不休,原因在其好谄媚他人。
D.这篇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巧妙地阐明了“冬季行乐”的有效方法。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12分)

参考答案
9.(3分)C  
10.(3分)D  
11.(3分)C
12.(12分)
评分要点:概括哲理3分(言之有理即可),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4分。

附:
【文言文翻译】
冬天行乐,一定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把自己)幻想成(一个)路上的行人,受尽寒风大雪(摧残)的痛苦,然后(再)回忆一下(自己)在家里(时的温暖),那么不管是冷热(还是)黑夜白天,都会有超过别人百倍的快乐了。
曾经有(一幅)雪景山水画,画中人手里撑(一把)破伞,或是赶着(一头)跛驴,独自行走在古道上,经过悬崖的下面,(路旁的)石头显现出面目凶恶的样子,人有要跌倒的样子。这类凶险的画,在严冬的月份,正适合悬挂在厅堂的正中间。主人面对它,(这幅画)就是抵御寒风遮挡大雪的屏风,(是)暖胃调和体内的良药。
善于行乐的人,一定先具有上面这样的认识,然后再去行乐,那么一分的快乐境地,可以相当二三分(的快乐境地),五七分的快乐境地,就可以相当十分十二分(的快乐境地)了。可是一到快乐到极点忘记忧愁的时候,那快乐自然会逐渐减弱,十分快乐的境地,只变成五七分(的快乐境地),二三分的快乐境地,又只能变成一分(的快乐境地)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一切痛苦境遇,又从头想起,那快乐境地(就会)逐渐增加不减退,(甚至)又像当初(那种程度)。这(就是)善于寻找便宜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比如走路的人,计算路程共有一百里,走过七八十里之后,剩余的路程(就)不多了,但是没办法(他)希望到达(终点的)想法非常坚决,心情十分急切难于(耐心)等待,(于是,)种种畏难怕苦的情绪(就会)产生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回头,计算一下那走完的路程,就(会认识到既然)七八十里之远的路程都可以走到,何况那(剩下的路程里数)少又(距离)近(的情况)呢?(又)比方这个时候只走了二三十里,还剩下七八十里,(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觉得)痛苦多而欢乐少,那个处境又怎么样面对呢?这种设想念头,不但可以成为行乐的方法,凡是做官的人处理繁多难办的政务,做学问的人读书探索真理,农民工匠和商人劳累勤苦(谋生),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唉,别人行乐(与否),跟我有什么关系,可是我为他们(弄得)嗓子破了舌头干燥,手腕几乎(累得)脱臼。这恐怕是(由于我)有向别人献媚取宠的癖好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0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曹刿论战》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2
  •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松江渡送人 唐代 许浑 故国今何在,扁舟竟不归。 云移山漠漠,江阔树依依。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此时兼送客,凭槛欲沾衣。 名句赏析: 晚色千帆落,秋声一雁飞 这两句是说,晚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8
  • 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译

    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译   齐人攫金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齐人攫金文言文翻译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昔齐…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83
  • 《韩褒传》“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褒少有志尚,好学而不守章句。其师怪问之,对曰:“文字之间,常奉训诱,至于商较异同,请从所好。”师因此奇之。及长,涉猎经史,深沈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山中夜坐》

    文及翁 悠悠天地间, 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 山中大自在。 文及翁,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曾任参知政事,宋亡不仕,闭门著书。这首诗就是写他在山中的隐居生活的。 诗题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1
  •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高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完成4~7题。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于,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