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难:   (2)幸尚宽,何为不可       幸:
(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为: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以:
2.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                               _。
3.用现代汉语写出“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
4.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感到为难   幸好、幸亏   因为   凭借
2.能不能讲求信用(大意符合即可)3.难道能因为事情危急就丢下他吗?
4.我认为是华歆优王朗劣。理由是:华歆讲信用而且考虑问题很周到,当初“难之”的原因就是考虑到接纳“欲依附”者后的问题,毕竟,他们自己也是避难者。而王朗表面上是见义勇为,救助他人,实际上,他却胆小怕事,一见事态危急就想把逃难者丢下,不讲信用。

参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当即拒绝。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马上要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遵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在危难时自见人心。

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言必行,行必果.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他不愿随随便便地帮助别人,他在助人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可能招致的麻烦;但一旦助人,便会不辞危难担当到底。

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他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1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词名句150条分类鉴赏

    古诗词名句分类 诗中雄心壮志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1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诗意: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这两句渲染出一种冰天雪地、山险水高的“行路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0
  • 《氓》古今异义

    《氓》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耽,古义:沉溺;今义:耽误。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泣涕,古义:眼泪;今义:眼泪和鼻涕。 贿,古义:财物;…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386
  • 《本草纲目草部白头翁》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白头翁》文言文   《本草纲目?草部?白头翁》   作者:   李时珍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0
  •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耿秉传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教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惠子相梁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惠子相梁_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惠子相梁_…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