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柳树”蕴意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2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祖穆,临海太守。伯父智,有高名,高祖甚重之。父僧朗,亦以谨实见知;薨,谥曰元公。美风姿,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太祖甚相钦重,故为太宗娶景文妹,而以景文名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鲁恭治中牟

    原文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5
  • 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曾巩 君讳逵,字仲达,家晋阳。其谱云:隋文中子通之后,唐季避乱家濮阳,故今为濮阳人。 君幼学于母史氏,聪警绝人.及长,学于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午及选士第,为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 《百战奇略第十卷疑战》文言文

    《百战奇略第十卷疑战》文言文   《百战奇略第十卷疑战》   作者:刘基   凡与敌对垒,我欲袭敌,须丛草杂木,多张旗帜,以为人屯。使敌备东,而击其西,则必胜。或我欲退,伪为虚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2
  • 《秋海棠》古诗原文及注释

      秋海棠 袁枚① 古诗词鉴赏   秋海棠   袁枚①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②不得知。   【注】   ①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121
  • 现代人不该冷落文言文

    现代人不该冷落文言文   警句名言口中出 高尚品德文中来 现代人可别冷落文言文   日前,浙江大学用文言文写成的“120周年校庆第一号公告”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有人赞赏用文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