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令仪不责盗的译文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译文:

曹州于令仪,是做生意的人,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已,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令仪对他说:“你平时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何苦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问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十贯铜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惊恐,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我担心你被人责问。”留到天亮才让他走。盗贼感到十分惭愧,终于成为良民。

注释: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2)长(zhǎng)厚:年长而厚道。   
(3)盗:贼   (4)乃:原来。   (5)素:向来。   (6)邪:同“耶”。   
(7)十千:指一万铜钱。   (8)去:离开。   (9)延:聘请。掖:教育。   (10)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11) 足:足够。   (12)使:让。   (13)卒:最后,最终。   (14)物:人。   (15)既:已经。   
(16)忤(wǔ):触犯。   (17)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即为人谨慎小心。   (18)诘:责备,责怪。

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2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豁然堂记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豁然堂记文言文原文   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2
  • 陆游――村舍小酌

      村舍小酌   宋代:陆游   野性安衡茅,杰屋愁耽耽。   上不补县官,下有肉食惭。   虽非策云骥,实鄙作茧蚕。   失计不容悔,渔蓑换朱蓝。   少壮尚可力,老大真难堪。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0
  • 《诉衷情·琵琶女》翻译赏析

      《诉衷情·琵琶女》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2
  • 北人啖菱文言文翻译

    北人啖菱文言文翻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人啖菱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北人啖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7
  • 越人道上遇狗

      【文言文】   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以粱肉,待之礼以人。狗得盛礼,日益倨(音jù),…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6
  •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