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者”阅读答案及翻译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忠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苛求细枝末节,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参子窋(kū)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沐浴)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太史公曰:“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参始微时,与萧何善 微:地位低
B、即召除为丞相史 除:任命,授职
C、至朝时,惠帝让参曰 让:谦让
D、然百姓离秦之酷后 离:通“罹”,遭遇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参“严守高帝法令”的言和行的一组是( ) (2分)
①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②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③木诎于文辞,忠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 ④试私从容问而父曰 ⑤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 ⑥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A、 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曹参当官后,曾与萧何不和,但萧何却不计前嫌,推荐曹参接自己的班当丞相。事实证明,曹参当政后的一系列举措,顺应时代要求,很受后人称道。
B、曹参任丞相后,不仅自己无所事事,日夜喝酒,而且在下属来办事时也叫人喝酒,使人开不了口,办不成事。
C、曹参的行为引起了惠帝的担心,私下要曹参的儿子加以劝谏。不料其儿子却被曹参严厉教训了一番。
D、曹参与惠帝的一席对话打消了惠帝的疑虑,认可了曹参的做法。但曹参最终还是被惠帝体面地罢了官。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
② 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参考答案
4、C (让,责备)
5、D (①说的是对曹无为而治的评价⑤与题无关)
6、D (曹参没被罢官)
7、①国家的事情不应当由你来多嘴。②(那些)想追求虚名的官员,总是被(曹参)斥责、罢免

文言文参考译文:
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皇帝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言相劝。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象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太史公说: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静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13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这两句是说,古人曾说“三冬文史足用”,那么,今天的年青人应该学习古人的精神,读万卷书,方是有志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5
  •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的翻译赏析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5
  •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35
  •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贺知章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73
  • 戴表元敷山记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戴表元敷山记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敷山记   (元)戴表元   昔予尝读晋人《绝交书》、《誓墓文》,心诚怪之。以为诸公酣咏山林,沉溷乡井,亦云过矣。久之叹曰:嗟乎!士大夫心知材业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文言文翻译之倒装句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