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缀花瓣,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众乐皆作,与真乐不异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玙之乐”。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祖,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凄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节选自《西京杂记》卷三)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盈:满。
B.辄使夫人击筑          辄:就。
C.吹笛击筑              筑:拍打。
D.菊华舒时              舒:绽放。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作蟠螭,以口衔灯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则众乐皆作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C.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     愿为小相焉
D.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咸阳后,见到许多奇珍异宝,但一概不动,表现了他的政治谋略。
B.对咸阳宫的珍宝描写,有传说的虚构成分,作者只是对传说加以记载,而不出面评论。
C.侍女对皇宫生活的回忆,充满了留恋之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批评侍女贪图享乐的思想。
D.所选笔记段落,记事细腻,表现了笔记文的特点,作者不动声色地细细记载一些事情,结合历史全面来看,就会发现隐得很深的一些情感态度。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九 月 九 日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 华 舒 时并 采 茎 叶 杂 黍 米 酿 之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之 菊 华 酒。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3分)
(2)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3分)
参考答案
16.C(一种乐器)
17.A(用,介词/把,介词。B表承接,连词。C作,动词。D才,于是,副词)
18.C(文章主旨不在批评侍女)
19. 九 月 九日/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华 舒 时/并 采 茎 叶 /杂 黍 米 酿 之/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之 菊 华 酒。
20.(1)吹(玉管)的时候,就(仿佛)看见山林间有车马,隐隐听见马车的声音阵阵传来,吹完玉管,也就不再看见什么了。
(2)曾经用吹拉弹唱跳舞来互相娱乐,大家争先恐后地制作穿上鲜艳的衣服,来欢乐地度过美好的时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2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大体。 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黄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不肯还。天璋虑其生变,劝总管张国宝听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1K
  •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文言文一日一练   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1
  • “申包胥者,楚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1】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2】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9
  • 待漏院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76
  • “林间纵有残花在 ,留到明朝不是春”的意思及鉴赏

    “林间纵有残花在 ,留到明朝不是春。”这两句是说,今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纵然树上还有残花,留到明天却不是春花了。诗句含惜春之情,恋春之意,亦含时光流逝之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79
  •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与突破之《郑板桥知潍县》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与突破之《郑板桥知潍县》   郑板桥知潍县   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