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答案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②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24、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虽乘奔御风(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是日更定( ) ④湖中人鸟声俱绝()
2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2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2分)
27、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28、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四)(12分)
24、(2分)①即使 ②代词,那 ③代词,这 ④都
25、(2分) D
26、(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
27、(2分) A
28、(4分)
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2分)
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分)。(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2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孝祥《念奴娇》注释及译文

      《念奴娇》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7
  • 语文文言文理解:躁急自败

    语文文言文理解:躁急自败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2
  • 《九歌·东皇太一》的原文及译文

      《九歌·东皇太一》此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东皇太一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下面我们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00
  • ●卷二十四・碑志一

           【李元宾墓铭】   (按:今石刻首题云:“韩愈撰、段季展书。”其后题云:“十一年十二月建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0
  • 孙文《上李鸿章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夫人不能生而知,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于近世,深得三代之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3
  • 高中课内文言文课后练习及答案

    高中课内文言文课后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