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范蠡其始居楚,曰范伯”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昔者,范蠡其始居楚,曰范伯。自谓衰贱,未尝世禄,故自菲薄。饮食则甘天下之无味,居则安天下之贱位。复被发佯狂,不与于世。谓大夫种曰:“三王则三皇之苖裔也,五伯乃五帝之末世也。天运历纪,千岁一至。黄帝之元,执辰破巳。霸王之气,见于地户。子胥以是挟弓干吴王。”于是要大夫种入吴。

此时冯同相与共戒之,伍子胥在,自与不能关其辞。蠡曰:“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乃入越。越王常与言尽日。大夫石买,居国有权,辩口,进曰:“炫女不贞,炫士不信。客历诸侯,渡河津,无因自致,殆非真贤。历诸侯无所售,道听之徒,唯大王察之。”于是范蠡退而不言,游于楚越之间。大夫种进曰:“昔者,市偷自炫于晋晋用之而胜楚伊尹负鼎入殷遂佐汤取天下有智之士不在远近取也谓之帝王求备者亡。易曰:‘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 ’成大功者不拘于俗,论大道者不合于众。唯大王察之。”
    于是石买益疏。其后使将兵于外,遂为军士所杀。是时句践失众,栖于会稽之山,更用种、蠡之策,得以存。故虞舜曰:“以学乃时而行,此犹良药也。”王曰:“石买知往而不知来,其使寡人弃贤。”后遂师二人,竟以禽吴。
    子贡曰:“荐一言,得及身,任一贤,得显名。”伤贤丧邦,蔽能有殃。负德忘恩,其反形伤。坏人之善毋后世,败人之成天诛行。故冤子胥戮死,由重谮子胥于吴,吴虚重之,无罪而诛。传曰:“宁失千金,毋失一人之心。”是之谓也。  (节选自《越绝书》之八)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子胥以是挟弓干吴王     干:触犯           B.于是要大夫种入吴    要:邀请
C.于是石买益疏           疏:被疏远          D.更用种、蠡之策      更:改换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越王常与言尽日              落霞与孤鹜齐飞
B.历诸侯无所售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竟以禽吴                    以勇气闻于诸侯
D.无罪而诛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蠡认为自己地位卑微,就妄自菲薄,自暴自弃,所以不参与俗世活动。
B.越王句践失败退兵至会稽山,后采用了文种、范蠡计策,最终灭了吴国。
C.石买之言并非谗言,只是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但也差点使句践失去范蠡。
D.本文引用子贡的话,意在点明进言任贤的重要性,对后世有劝诫的作用。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市 偷 自 炫 于 晋 晋 用 之 而 胜 楚 伊 尹 负 鼎 入 殷 遂 佐 汤 取 天 下 有 智 之 士 不 在远 近 取 也谓 之 帝 王 求 备 者 亡。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饮食则甘天下之无味,居则安天下之贱位。(4分)
2)其后使将兵于外,遂为军士所杀。(3分)

参考答案
16.A(求见)
17.D(连词,表转折,“却”。A.介词,跟/连词,和;B.代词,……的本事/介词,带出被动对象;C.介词,因(此)/介词,凭着)
18.A(“不与于世”意为“不合于世”“不被世俗认可”)
19.(3分)市偷自炫于晋/晋用之而胜楚/伊尹负鼎入殷/遂佐汤取天下/有智之士/不在远近取也/谓之帝王求备者亡。(对一处得0.5分,错一处扣0.5分)
20.(7分)(1)(4分)饮食上以天下无味之食为美味,居住就以天下卑贱(简陋)之处为安逸。(译出“甘”“安”各1分,译出“贱位”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2)(3分)后来(勾践)让他带兵到城外作战,(石买)就被军士杀死了。(译出“将”给1分,译出省略句、被动句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

附:文言文翻译
从前,范蠡最初是居住在楚国,叫范伯。他认为自己出身卑贱,家族里没人享受过禄位,所以不免自暴自弃。他饮食不求美味,以天下无味之食物为甘美;住处不求高贵,以天下卑贱之位为安逸。他又披散头发假装发狂,不被世俗认可。后来,他对大夫文种说:“三王是三皇的后裔,五霸是五帝的末代英豪。气运经历以纪,就是一千年。黄帝的起始,依赖于土地。霸王的气数,在地门显现。伍子胥因此能携带弓箭去求见吴王。”于是邀请大夫文种一起进入吴国。
这时冯同一起劝诫他,伍子胥在吴国,自然不能关注他们俩的言辞。范蠡听后说:“吴越二国,同样的命数同样的风俗,地位相当,不选择吴国就选择越国。”于是进入越国。越王常常与他交流,一交流就一整天。有一个大夫叫石买,在越国拥有大权,而且能言善辩,向越王进言说:“卖弄的女性不讲贞洁,夸耀的士人不讲信用。那人游历诸侯各国,又渡江跨河,却没有办法让自己得到重用(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大概(恐怕)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周游列国却得不到重用,他们不过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希望大王明察。”于是范蠡退而不言,在楚越之间游历。大夫文种对越王说:“过去,一个小偷向晋王自荐,晋王就任用了他,结果战胜了楚国;伊尹背着炊具到殷都,辅助成汤取得天下。有才智的人,您选择他们的时候不必考虑距离的远近。这就是求全责备选人才的君王一定失败的原因。《易经》说:‘有杰出才华的人,一定有不能适应世俗的毛病;聪明绝顶的人,一定蒙受见识一般的人的非议。’建立大功勋的人,不被世俗拘泥;谈论大道理的人,不合于众。希望大王明察。”
于是石买越来越被越王疏远。后来(句践)让他带兵到城外作战,(石买)就被军士杀死了。当时句践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失败退兵至会稽山,他改用文种、范蠡的计策,才得以生存。所以虞舜说:“先学习,到一定时候去做,这是良药。”越王说:“石买知过去却不知未来,他是要我抛弃贤人啊。”然后就以文种、范蠡两人为师,最终因此制服吴国。
    子贡说:“进献一句良言,能给自己带来益处,任用一个贤人,能够获得良好的名声。”伤害贤人的结果是国家灭亡,埋没人才的人必将遭殃。忘恩负义,反而损伤自己。破坏别人好事的人不会有后代,损坏别人成就的人上天会惩罚他。所以才有怨恨伍子胥鞭笞楚王尸体的人,于是,吴国有人拼命诬陷伍子胥。吴国白白重视了伍子胥,伍子胥无罪而被杀。《左传》上说:“宁失千金,毋失一人之心。”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3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翻译赏析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出典]  北宋  周邦彦  《兰陵王·柳阴直》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3
  • 折桂令・赠胡存善

    问哈蜊风致何如①?秀出乾坤,功在诗书。 云叶轻灵,灵华纤腻,人物清癯。 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③。 绝妙功夫,家住西湖④,名播东都⑤。 注释①胡存善:胡正臣之子。《录鬼簿》…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7
  • 描写葡萄的古诗

      【拟行路难】   奉君金卮之美酒,   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   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   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   听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初元中,举直言,迁虢令,复为护羌将军转校尉,护送军粮委输。而羌人反,绝转道,兵数万围尊。尊以千余骑奔突羌贼。…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5
  • 论语文言文练习题

    论语文言文练习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