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狐》“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阅读答案及翻译

沧州刘士玉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但不睹其形耳。知州①平原董思任,良吏也,闻其事,辄自往驱之。方入书室,忽檐际朗言曰:“公为官颇爱民,亦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故我亦不避公。公休矣,毋多言取困②。”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或对语问其故,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刘乃令仆妇居此室。狐是日即去。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释] ①知州:官职名称 ②取困:自取尴尬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6分)
(1)有书室为狐所据 (2)然公爱民
(3)公休牟 (4)董狼狈而归
(5)及其家穿井 (6)其一犬坐于前
18、用“ /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然 公 爱 民 乃 图 好 名 不 取 钱 乃 畏 后 患 耳 故 我 亦 不 避 公。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鬼神见之犹敛避,况我曹乎?
20、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述刘士玉“令仆妇居此室"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7、(l )被(2)然而(3)停止(4)连词,表示修饰关系(5)等到 (6)像狗似的
18、然公爱民乃图好名/不贪钱乃畏后患/故我亦不避公。(2分)
19、鬼神见了你都要回避,何况我呃?(2分)
20、因为刘士玉想让狐离开自己的书房,而狐遇到真正孝顺的妇人会躲避,所以为了赶走狐狸就让妇人住书房和(4分。答出''想赶走狐”得2分;答出“狐遇到孝妇会躲避,得2分。)

参考译文
沧州孝廉刘士玉,有间书房被狐精所占据,狐狸白天和人作答对话,还向人投掷瓦石,但却看不到他的形貌。时任沧州知州的平原人董思任,是个优秀的官吏,听说这件事之后亲自前往驱赶作怪的狐狸。刚刚开始口若悬河的大谈特谈人妖不属同类应该互相回避的道理,就听见房檐间朗声说道:”你作官很爱民,也不贪取钱财,所以我不敢用瓦石砸你。但你爱民是为了图一个好名声,不贪图钱财是怕以后被追究罪责,所以我也不回避你。董大人你差不多就可以了,再不要多言自取尴尬了。”董思任听后狼狈而归,好几天都闷闷不乐。刘士玉的一个女仆很是粗拙愚蠢,但偏偏她不怕狐狸,狐狸也不用石头投掷攻击她。有次对话的时候,有人因为这事向狐狸询问其中的缘由。狐狸说:“她虽然是个卑下的奴仆,但却是个真正的孝妇。鬼神见了都要回避,何况我这样的狐怪呢?”刘士玉就命令这个女仆住在这间屋子里,狐怪当天就离去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3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桃源忆故人(春愁)

    朝代:宋代 作者:郑域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东风料峭寒吹面。低下绣帘休卷。憔悴怕他春见。一任莺花怨。新愁不受诗排遣。尘满玉毫金砚。若问此愁深浅。天阔浮云远。

    古诗文 2020年6月1日
    579
  •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的翻译赏析

      《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02
  • 鸦狐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1、文言文   鸦本不善(1)鸣。一日,口衔(2)食物,稳栖树上。适(3)有饿狐见之,欲(4)夺其食,无以为法,乃(5)心生一计,曰:“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3
  • 估客乐四首

    朝代:南北朝 作者:释宝月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郎作十里行,侬作九里送。拔侬头上钗,与郎资路用。 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借问艑…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46
  • 杨士奇《游东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士奇《游东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士奇   原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始吾庐陵人,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5
  • 毕飞宇《大地》原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 地 毕飞宇   在 村庄的四 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