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本纪》吕祖谦《东莱博议》阅读答案

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其秋,周襄王弟带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於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行日,百里、蹇叔二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於肴厄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滑,晋之边邑也。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发兵遮秦兵於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节选自《史记·秦本纪》)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
[注]①秦缪公(?—公元前621年),也作秦穆公。②衰绖(cuī dié):古代丧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主其城门           主:掌管
B.更晋地,过周北门     更:更改
C.何移之速也           移:变化
D.相与之久也           与:结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缪公乃罢兵归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B.因丧破我滑           因河为池,践华为城
C.虏秦三将以归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D.秦、晋连兵而伐郑     夜缒而出,见秦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王室兄弟阋墙,日渐衰微。周襄王遭到弟弟攻打只好出逃郑国,向秦晋求告,最后还是依靠缪公、文公的支持才得以回朝,杀死弟弟。
B.烛之武审势度势,一言纾难。烛之武陈说利害,指出灭掉六国只会利晋而无益于秦,还会给秦国埋下祸患,最终促成秦国退兵,保全郑国。
C.秦穆公利益至上,相时而动。秦穆公本来是助晋围郑,认清利弊之后马上叛晋而亲郑,但后来有人出卖郑国时,又不惜劳师袭远攻打郑国。
D.晋文公借力使力,晋国坐大。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登位,又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助襄王回朝。城濮之战四年后,晋文公竟能阻击大破秦军。
7.把原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
(2)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
(3)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参考答案
4.B 5.D 6.D
7.(10分)
(1)况且,(既然)有人出卖郑国,怎么知道我国就没有把我们的实情告诉郑国的人呢? (3分)
(2)郑国有个做买卖的商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将要到周地去卖,遇见秦军,他害怕被杀或被俘,就献上他的牛。(4分)
(3)(秦穆公)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诱惑,抛弃晋国(就)如同擤鼻涕吐唾沫,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 (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4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崇,字继长,顿丘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崇,字继长,顿丘人也。文成元皇后第二兄诞之子。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高祖初,为大使巡察冀州。寻以本官行梁州刺史。时巴氏扰动,,诏崇以本将军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陕、秦二州兵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9
  • 欧阳修文集――卷五十二・居士外集卷二

      ◎古诗二十七首〈自西京至夷陵作,起明道□年,尽景?四年。〉   【数诗】   一室曾何扫,居闲俗虑平。二毛经节变,青鉴不须惊。三复磨圭戒,深防悔吝生。四愁宁敢拟,高咏且陶情。五…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7
  • 鲍子难客

      【文言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6
  • 小学一年级古诗词及翻译

      注:有的省份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而有的省份则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本页面仅以小学六年进行小学古诗归纳。且各省教材有所不同,仅以“人教版”为参考标准。   小学一年级古诗共计5…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19
  • 唐诗渡荆门送别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白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译文及注释 渡荆门送别译文 我乘舟渡江…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32
  • 《新唐书侯君集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称。少事秦王幕府,从征讨有功,擢累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预诛隐太子尤力。王即位,拜左卫将军,进封潞国公,邑千户。贞观四年,迁兵部尚…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