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①使我长百兽,今子食②我,是逆天帝命也③。子以我为不信④,吾为子先行⑤,子随吾后,观百兽之⑥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⑧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⑨。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
1.天帝:古代神话仙界最高统治者
2.长:动词,做首领。
3.子:你。食:名词作动词,吃。
4.命:意旨,命令。
5.不信:不诚实。
6.先行:在前头走为后面人开路。
7.之:主谓之间,无实意。
8.然:正确,有道理。
9.故:所以。
10.求:搜寻,寻求。
11.长:掌管。
12.遂:于是,就。
13.走:逃跑。

1.解释加点词语 。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行     (           )
〈3〉其不善者而改之               (         ) 〈4〉曾子之妻之市   (           )
〈5〉学而时习之   (      ) 〈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①做首领②认为③对的④逃跑
2.①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②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③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①助词,无义 ②它,代狐狸 ③它,代缺点或错误 ④到 ⑤它,代学过的知识      ⑥的
4.狐假虎威  狗仗人势  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 
5.(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聪明或狡猾

参考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启示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道理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是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但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闹出笑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25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侯与虞人期猎

    朝代:两汉 作者:刘向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1.7K
  • 《新五代史·刘处让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刘处让,字德谦,沧州人也。少为张万进亲吏,万进入梁,为泰宁军节度使,以处让为牙将。万进叛梁附晋,梁遣刘鄩讨之。万进遣处让求救于晋,晋王方与梁相拒,未能出兵,处让乃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2
  • 蝜蝂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蝜蝂传文言文原文翻译   《蝜蝂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作品。文章先描写小虫蝜蝂的生态,突出善负物、喜爬高的两个特性;然后笔锋一转,将“今世之嗜取者”与蝜蝂作比较描写,刻画出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1
  • 《伯牙绝弦》文言文翻译

    《伯牙绝弦》文言文翻译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伯牙绝弦》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   伯牙绝弦   朝…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7
  • 推敲文言文赏析

    推敲文言文赏析   导语: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1
  • 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