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骚》文言文注释

《北郭骚》文言文注释

  北郭骚

  (选自《吕氏春秋》第十二卷《士节》)

  齐有北郭骚①者,结罘罔②,捆蒲草,织萉履③,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④见晏子曰:窃说⑤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⑥。晏子使人分仓粟府⑦金而遗之,辞⑧金受粟。

  【注释】

  ①北郭骚:春秋时齐国的隐士。北郭,姓;骚,名。②罘罔(fǔ wǎng):捕兽的网。③萉(fěi)履:古代的一种鞋。④踵门:走到门上。踵,脚后跟。名词作动词。⑤说:通悦,佩服。⑥所以养母者:用以奉养母亲的东西,这里指粮食。⑦府:国家储藏财物的地方。⑧辞:谢绝.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①,出奔②,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③,曰:夫子将焉适④?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注释】

  ①见疑于齐君:被齐君猜忌。见,表被动。②出奔:旨逃到外国避难。③沐浴:洗发洗身。北郭骚沐浴而出,以示恭敬有礼。④焉适:到哪里去。适,到去。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及亲者,身伉①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②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③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④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⑤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⑥

  【注释】

  ①伉:当,承担。②白:这里是洗清冤诬的意思。③奉笥:奉,通捧。笥:sì苇或竹制的方形盛器。④侵,这里是被动用法。⑤国故:等于说国难,指国家遭受的凶丧、战争等重大变故。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①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

  ①驲(rì):古代驿站专用的车。

  【译文】

  齐国有个叫北郭骚的人,靠结捕兽网、编蒲苇、织麻鞋来奉养他的.母亲,但还不足以维持生活,于是他到晏子门上求见晏子说:我私下里非常佩服您的道义。希望能得到粮食以奉养母亲。晏子派人把仓中的粮食、府库中的金钱拿出来分给他,他谢绝了金钱而收下了粮食。

  过了不久,晏子被齐君猜忌,逃往国外,经过北郭骚的门前向他告别。北郭骚洗发洗身,恭敬地迎出来,见到晏子说:您将要到哪儿去?晏子说:我受到齐君的猜忌,将要逃往国外。北郭骚说:您好自为之吧。晏子上了车,长叹一声说:我逃亡国外难道不正应该吗?我也太不了解士人了。

  晏子走了,北郭子召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说:我佩服晏子的道义,曾向他求得粮食奉养母亲。我听说:奉养过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担他的危难。如今晏子受到猜忌,我将用自己的死为他洗清冤诬。北郭子穿戴好衣冠,让他的朋友拿着宝剑棒着竹匣跟随在后。走到国君朝廷门前,找到负责通禀的官吏说:晏子是名闻天下的贤人,他如果出亡,齐国必定遭受侵犯。与其看到国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我愿把头托付给您来为晏子洗清冤诬。于是对他的朋友说:把我的头盛在竹匣中,捧去托付给那个官吏。说罢,退下几步自刎而死。他的朋友于是捧着盛了头的竹匣托付给了那个官吏,然后对旁观的人说:北郭子为国难而死,我将为北郭子而死。说罢,又退下几步自刎而死。

  齐君听说这件事,大为震惊,乘着驿车亲自去追赶晏子,在国都的郊外赶上了晏子,请求晏子回去。晏子不得已而返,听说北郭骚用死来替自己洗清冤诬,他感慨地说:我逃亡国外难道不正应该吗?北郭骚之死说明我越发地不了解士人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0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与陈给事书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71
  • 梧叶儿・客中闻雨

    檐头溜①,窗外声,直响到天明。滴得人心碎,刮得人梦怎成?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②。 注释①檐头溜:檐下滴水的地方。 ②不道:不管,不顾。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7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阅读答案及翻译

    捕蛇者说节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15
  • 善于写作的古诗描写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6
  •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阅读答案及翻译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 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解析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 白居易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健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注】①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别正在京城任翰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