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诗两首》课后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诗两首》课后答案

1.帆在远方寻求什么,把什么遗弃在故乡?
2."波涛在汹涌—寒风在呼啸,桅杆弓起勒腰在轧轧作响…."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3.诗歌中“故乡”.“作响”后面的省略了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4联系全诗及相关背景,说说“帆”的象征意义。
1.寻求自由,追逐理想;把懦弱和平庸遗弃在故乡。
2.展现了,在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这白色的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折磨。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波涛汹涌,夹杂着呼啸的海风。它们要打翻这精灵,要让这孤独的反叛者葬身在自己威猛的打击中。而帆,在狂风骤雨中顽强前行,向着理想和光明,与风暴斗争的情形..
3."故乡"后省略了在故乡停泊时的场景;"作响"后省略了与风暴搏斗的具体画面.
4.帆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那孤独、反叛的灵魂象征,那对自由的向往也象征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那一代贵族革命家对自由的向往。诗在描画风景,进而说明发人深省的哲理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水平。那恶劣的社会环境在诗中对大海糟糕场景的描写中得到了贴切的表现;那进取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也在诗的叙述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1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唐书·虞世南传》“虞世南,越州余姚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四年级文言文翻译

    四年级文言文翻译   从古至今,古诗词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对儿童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四年级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42
  • 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江陵府曲江楼记 (宋)朱 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①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顾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30
  • 欧阳修文集――卷六十七・居士外集卷十七

      ◎书七首   【上范司谏书〈明道二年〉】   月日,具官谨斋沐拜书司谏学士执事。前月中得进奏吏报,云自陈州召至阙拜司谏,即欲为一书以贺,多事?卒未能也。   司谏,七品官尔,于…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4
  •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皇后之族孙。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 少年游·重游

    朝代:明代 作者:柳如是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丝丝碧树何曾卷,又是梨花晚。海燕翻翻,那时娇面。做了断肠缘。寄我红笺人不见。看他罗幕秋千。血衣着地,未息飘颺,也似人心软。

    古诗文 2020年1月9日
    7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