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八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八 
(明)刘基
穆天子得八骏以造王母,归而伐徐偃王,灭之。乃立天闲、内、外之厩。八骏居天闲,食粟日石;其次乘居内厩,食粟日八斗;又次居外厩,食粟日六斗;其不是选者为散马,散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以造父为司马,故天下之马无遗良。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
穆王崩,造父卒,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厖①为中乘,居内厩,以备乘舆之,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其士食亦视马高下,如造父之旧。
及夷王之季年,盗起。内厩之马当服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乃参以外厩。二厩之士不相能。内厩曰:“我乘舆之骖服也。”外厩曰:“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争而闻于王,王及大臣皆内厩。既而与盗遇,外厩先,盗北。内厩又先,上以为功。于是外厩之士马俱懈。盗乘而攻之,内厩先奔,外厩视而弗救,亦奔。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
王大惧,乃命出天闲之马。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乃言于王而召散马。散马之士曰:“戎士尚力,食充则力强。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也。”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天闲同其食,而廪粟不继,虚名而已。
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盗,马如之。王无马,不能师,天下萧然。                           
( 选自《郁离子》)
【注】①厖(máng):通“尨”,杂;乱。此指杂色。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企:企及,赶上                    B.齿:谈到,提及
C.阙:通“缺”,补缺                D.右:袒护,偏袒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内厩之马当服戎事,皆饱而骄     B.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C.故冀之北土纯色为上乘           D.内厩先奔,外厩视弗救
   如斯,而未尝往也               予更欲一觇北,归求救国之策
16.下列句子中,与“乃参以外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   B.我乘舆之骖服也。
C.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                   D.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故事富有传奇性。穆天子因为拥有八匹骏马而得以会见西王母和讨伐徐偃王,垂名于世。而夷王之马因为不事戎、养尊处优而在战乱中损失殆尽,致使天下萧条冷落。不同的结局可谓对比鲜明,褒贬尽显。
B.本文以马为议论重点,形象而又深刻。马的优劣以产区分为四类,而天闲之马、内厩之马白白地享受优裕的物质条件却百无一用,而有用之马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变得灰心懈怠。这种以出生地为选马的标准,荒唐而又愚蠢。
C.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讽刺素材,将严肃的社会问题通过一些生活细节予以揭示。在战事面前,养马人之间互相推诿,夷王在无奈之下只好承诺一视同仁,但养马人争斗不断,各自为政,落得空欢喜一场。这段细节描写可谓丰富、饱满。
D.本文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来寄予深刻的事理,通篇讲的是“马政”,但实际谈的是“人政”。寓言旨在告诫执政者要爱惜人才,不能按其出生地域、地位来区别对待人才,讽刺了元朝人才使用方面的民族歧视政策。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以造父为司马,故天下之马无遗良。(3分)
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也。(3分)

参考答案
14.B
15.D
16.A
17.C
18.(1)用造父担任管理马的官,所以天下的良马没有被遗漏的。
(2)如今平日吃得多的马尚且承担不了战事,而我们这些力气少而又常服重役的马,恐怕更不能胜任了吧。(要点:“克荷”、“吾侪”、“恒劳”、“肩”)

参考译文
周穆王得到八匹名马,驾着它们去拜访西王母,回来后,又驾着八匹骏马去讨伐徐偃王,并灭掉了他,于是就设立了天闲、内厩和外厩三种马厩。把八匹骏马放在天闲里喂养,每天喂料一石;次一等的马放在内厩,每天喂料八斗;再次等的马放在外厩,每天喂料六斗;那些达不到以上三等标准的马称为散马。每天喂料五斗;在散马之下的是民马,不属于官府饲养之列。周穆王任造父掌管马政,天下没有一匹好马在民间。并按马的上下等级对待各类养马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待遇,也没有一个不甘心的。
后来,穆王死了,造父死了,八匹骏马也死了,马的好坏没有人能分辨出,尔后就按马的产地来区分了。因此把冀地北部产的纯色马作为上等,放在天闲喂养,用来驾驭的君王的车辆;那些杂色的马作为中等,放在内厩喂养,用来做驾车空缺的备用和打仗用;冀地南部和济河以北产的马放在外厩喂养,供诸侯和君王的公卿大夫及出使到四方去的使臣们乘用;江淮以南产的马称为散马,用来传送信息和干各种杂活时使用,不承担重大事情。那些喂养它们的马官待遇,也按所管马的等级不同而不同,按造父先前的规定办。
周夷王末年盗贼四起,内厩的马应当担负作战任务,但它们都饱食终日,且骄横自大,一听到钲鼓声,便吓得往后退,一看见旌旗飘就四处逃跑。于是就改用外厩的马参战。内外两厩的马官相互争吵了起来,管内厩的说:“我们的马是驾乘舆用的。”管外厩的则说:“你们的马吃得多而用处少,那为什么还比我们高一等?”两家争论不休,就被夷王知道了。夷王和大臣都对同厩的马有偏心,便让外厩的马参战了。出战不久,便与盗贼相遇了,外厩的马冲在前面,盗贼败逃了。内厩马还是凭着高一等充功,于是外厩的人马都为此而懈怠了。盗贼乘机便攻击它们,内厩的人马首先逃奔,外厩的人马看着也不救援,也四处逃奔,结果那些高头大马全部覆没。
夷王非常恐惧,就下令放出天闲里的马。天闲里的马习惯在平安的环境里驾车,不习征战。天闲的马官就把这情况告诉了夷王,夷王又改令散马去迎敌。管散马的人说:“打仗要靠力气,吃得饱就力强。现在那些比我们的马吃得多的马尚且不能承担,而我们这些力气少而又常服重役的马,恐怕更不能胜任了吧。”夷王听了后,自我反省并深感惭愧,就安慰了养散马的人,便派遣散马去迎敌,并且下令让他们享受上等人马的待遇,但粮仓里的粮食已不够吃了,命令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于是四种马在田野里乱跑,看见庄稼便吃,闹得农民不能种庄稼,那么老弱病夫就饿死了,而那些壮年人就投奔盗贼了,那些马也像这些人一样逃跑了。夷王没有马,不能组织起军队,天下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1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张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张祜,字天佑,广州人。幼好学能文。弘治中袭世职为广州右卫指挥使。年十九,从总督潘蕃征南海寇,先登有功。正德二年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德庆、泷水。瑶、僮负险者闻其威信,稍稍遁去。总…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23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5
  • 明史列传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明史列传节选文言文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21分)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6
  •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赏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9
  • 不责僮婢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译文)

    不责僮婢的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附译文)   不责僮婢   【原文】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2
  • 【越调】斗鹌鹑(酒力禁持)

             王伯成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