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而日中远也          (2)及其日中如探汤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孔子不能决也。
(2)孰为汝多知乎
3.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2分)正午  (2)热水
2.(2分)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3.(2分)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两小儿辩斗(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3)及其日中如探汤(   )(4)孔子不能决也 (   )
(5)孰为汝多知乎  (    )
3、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7、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
2、(1)争辩、争论  (2) 距离  (3)热水  (4)判断  (5)谁     通“智”
3、孔子不能决也。
4、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5、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
6、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
7、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

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孔子就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 这不正是远的看上去显得小而近的看上去显得大吗?”
第二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略带寒意,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赏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阐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
(1)生活中要善于观察,才会有所发现。
(2)说话要有理有据。
(3)要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4)即使是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虚心学习。
(5)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
(6)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的思考。
(7)学习两小儿执着探究、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2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上留田行李白拼音版

    “上留田行李白拼音版”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李白上留田行全文: 《 上shàng留liú田tián行x…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1
  • 唐诗夕次盱眙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韦应物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夕次盱眙县译文及注释 夕次盱眙县译文 卸帆留宿…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89
  • 《常梦锡》文言文练习

    《常梦锡》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常梦锡,字孟图,扶风人,或曰京兆万年人也。岐王李茂贞不贵文士,故其俗以狗马驰射博弈为豪。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累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5
  • 汉赋发展历程及汉赋主要代表人物介绍

             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着《文心雕龙…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8
  • 文言文应该怎样复习呢

    文言文应该怎样复习呢   文言文应该怎样复习?   文言文做题经常出错,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你认为懂了,但是实际没有懂。另外一种情况,是你懂的是一个大略,题目总是在很具体,或者很细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2
  • 崔祐甫传文言文阅读题

    崔祐甫传文言文阅读题   崔祐甫,字贻孙,太子宾客孝公沔之子也。以礼法为家,世闻。第进士,调寿安尉。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自起居舍人累迁中书舍人。性刚直,遇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