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一瓢道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一瓢道人
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人遂呼为一瓢道人。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余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又十余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道人栖古庙中。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为我召僧来礼忏。”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余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虽小巷间,无丕周遍!一市大惊!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日:“可覆我。”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遂覆而埋之。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余闻而大异焉。
    人又问日:“审有道者,不宜淫且盗;淫且盗者,又不宜脱然生死。余大有疑,以问子。”余曰:“余与汝皆人也,乌能知之?夫济颠①之酒也,三车②之肉也,寒山、拾得③之垢也,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予与余何足以知之哉!
    [注]①济颠:济公和尚。②三车:唐玄奘弟子,因出行总是一车装满美酒,一车装美女,一车装佛经,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为“三车和尚”。③寒山、拾得:唐朝两个著名的和尚,相传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化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时倭寇方              盛:猖獗
 B、久乃                厌:满足
 C、悉以自                奉:供养
 D、有道者,不宜淫且盗    审:确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A、人遂呼一瓢道人       我召僧来礼忏   
B、饮食供侍,拟王者     一日炉灰里取金一挺
C、人此多延款道人       余大有疑,问子  
D、遂覆埋之             余闻大异焉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一瓢道人“癫狂怪诞”的一组是(3)
    ①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②后失律畏诛,匿于群盗③以资市歌舞妓十
  余人,卖酒淮扬间  ④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  ⑤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⑥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支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一瓢道人持一瓢云游浪迹,因而得名,一生遭遇曲折坎坷且又离奇,富有传奇色彩。
  B、一瓢道人曾浪游鄂岳,人海战倭,出没吴楚,卖酒淮扬,乞食湖湘,最终殁于澧州。
  C、一瓢道人狷狂放达却又学识博杂,行事怪僻,奇谈异论但又多言中,时人讶异惊叹。
D、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三车和尚一样喜欢喝酒吃肉,癫狂难知,评论颇为不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3)
 (2)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4)
 (3)古之诸佛,固有隐于猪狗中者,况人类乎?(3)

参考答案
5.B(厌:厌倦)
6.D(均为连词,表顺承;A动词,是/介词.替、给;B介词,与/介词,从;C连词,表因果/介词,拿、用)
7.D(①表明“不得志就参军”,不悖情理;③是指犯法后迫小得已,不能说是癫狂怪诞,③④⑤⑥
均是癫狂怪诞之举)
8.D(通过最后一段可知,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二车道人都足凡人难以理解的人,非天眼莫能知.就如古代诸佛和高僧)
9.(1)随口作诗,却有奇语,人们慢慢敬重他。
(2)即使小巷间,没有不走遍的,一一市百姓非常吃惊。
   (3)古代的这些佛,本来就有隐藏在猪狗之中的.何况是人?

参考译文:
    一瓢道人,不知道他的名姓,曾经手持一个瓢在湖北湖南一带浪迹游荡.于是人们就称呼池为一瓢道人。道人少年读书不得志,弃学出走,跑到海上参军。当时倭寇正猖獗,道人拳脚勇气非同一般,从一个小校立大功,慢慢升至裨将。后来违犯法律害怕被杀。隐匿在群盗中。出没吴楚之间,很久之后厌倦了这种生活,用钱买了十多个歌舞妓,在淮扬卖酒,所获得的钱财,全部用采侍候自己,那些歌舞妓轮流伺候他。没有一天不是左拥右抱,喝酒吃肉,听丝竹音乐,饮食供奉,可比王者。又过了十多年,心里又厌弃了。偷偷离去.在湖湘间乞讨。后来又到了澧州。澧州百姓开始不认识他,一段时间之后,一瓢道人说话癫狂,但多说中,所赐医药也有效果。随口作诗,却有奇语,人们慢慢敬重他。赠送他好的衣服好的饮食。他都接受又丢弃.别人因为这样更加款待道人。
道人睡古庙中。一天从炉灰里掏取一锭金子,交给庙祝说:“替我招来僧人来做忏悔。”忏悔完毕,买了一具棺木,自己坐进去,不盖,命令十多人抬到集市,双手打拱作揖,大叫说:“这一年来特别打扰诸位,贫道告别了。”即使小巷间,没有不走遍的,一市百姓非常吃惊。他再次回到届中,于是仰卧在棺材里命令众人说:“可以盖上我。”众人不敢盖,再看他,已经死了。于是盖上棺木并且埋葬了他。抬起棺木时特别轻,不像里面躺了人。我听说后对此感到很奇怪。
有一个人叉问我说:“那些确实有道之人,不应该放纵并且偷盗;放纵并且偷盗之人,又不该超脱生死。我大有疑问,用这个问题问您。”我说:“我和你都是一样的人,怎么能够知道呢?济颠喜欢喝酒,三车道人喜欢吃肉,寒山、拾得身体污垢,如果不是天眼不能知晓。古代的这些佛。本来就有隐藏在猪狗之中的,何况是人?你和我怎么能够知道这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3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全词翻译赏析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译文】 我静静地、静静地数着秋天的夜空,又到了下弦之月,我与你相见的愿望又落空了。 【出自】 清朝 纳兰性德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7
  • 杜甫诗词鉴赏:《无家别》

      【年代】:唐   【作者】:杜甫——《无家别》   【内容】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2
  • 吴文英《一寸金秋压更长》翻译赏析范文

      《一寸金·秋压更长》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5
  • 拨棹子·风切切

    朝代:五代 作者:尹鹗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风切切,深秋月,十朵芙蓉繁艳歇。小槛细腰无力,空赢得,目断魂飞何处说。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偏挂恨,少年抛掷,羞觑见,绣被堆…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694
  • 对牛弹琴文言文的道理

    对牛弹琴文言文的道理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文言文的道理是什么?   《对牛弹琴》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5
  • 欧阳修文集――附录一・欧阳修年谱

      【真宗景德四年丁未】   是岁,皇考崇国公观为绵州军事推官。六月二十一日寅时,公生。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   【大中祥符二年己酉】   【大中祥符三年庚戌】   是岁,崇…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