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食汤饼》阅读答案及翻译

东坡食汤饼①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
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
③南迁:贬谪到南方。
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
⑤鬻:卖。⑥恶(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
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恶不可食     (          )         (2)徐谓黄门曰(          )    
(3)尔尚欲咀嚼耶 (           )         (4)秦少游 闻之(          )
10.找 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秦少游闻之
   A.无丝竹之乱耳            B.水陆草木之花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辍耕之垄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1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分)

参考答案
9. (1)吃  (2)告诉、对……说  (3)还  (4)听说、听见
10.C
1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12.豁达(乐观、洒脱)

参考译文
  苏轼与弟弟苏辙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梧州、藤州之间相遇,路边有卖汤饼的人,于是兄弟二人买了汤饼吃,( 汤饼)粗陋得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秦少游听说这件事后,说:“这是东坡先生‘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的风格)罢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螳螂捕蝉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螳螂捕蝉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通盘谋划,近忧远虑,居安思,不能顾此失彼。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一下。 【相关推荐】 《螳螂捕蝉》 文言文《螳螂…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92
  • 《六祖坛经付嘱第六节》的原文及翻译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日,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4
  • 《终不知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终不知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6
  • “地迥云偏白,天秋山更青”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地迥云偏白,天秋山更青”这两句写秋日的景色——大地旷远,白云悠悠荡荡;秋高气爽,山峦更显青翠。写景如画,意境清新。 出自高适《送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7
  •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离我们年代久远,与现代口语和书面语都有巨大差异,因此很多人认为没有实用价值,除了被动学习一些用以应付考试外,没必要花时间去过多了解。受此观念的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4
  • 雏雀逐猫文言文翻译

    雏雀逐猫文言文翻译   一天,一只猫躲在树林里,突然窜出咬向母雀。母雀的四五只小麻雀,边叫着边追猫,每靠近一步就更加愤怒。猫全力用爪子抓它们,没能得胜,又转身逃入猫窝内。母雀死了。…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