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屩从师,不远千里。过金陵,受经于王安石。熙宁三年,应举入京。适安石当国,首问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如青苗是也。"安石惊曰:"何为乃尔?吾与吕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安石召谓之曰:"惠卿云:'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既而承之还,诡言于民无不便,佃说不行。安石以佃不附已,不复咨以政。
    更先朝法度,去安石之党,士多讳所从。安石卒,佃率诸生哭而祭之,识者嘉其无向背。迁吏部侍郎,以修撰《神宗实录》徙礼部。数与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辨,大要多是(王)安石,为之晦隐。(黄)庭坚曰:“如公言,盖佞史也。”佃曰:“尽用君意,岂非谤书乎!”
    知江宁府,甫至,祭安石墓。句容人盗嫂害其兄,别诬三人同谋。既皆讯服,一囚父以冤诉,通判以下皆曰:"彼怖死耳,狱已成,不可变。"佃为阅实,三人皆得生。
    迁吏部尚书,报聘于辽,归,半道闻辽主洪基丧,送伴者赴临而返,诮佃曰:"国哀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佃徐应曰:"始意君匍匐哭踊而相见,即行吊礼;今偃然如常时,尚何所吊?"伴者不能答。
    佃执政与曾布比,而持论多近恕。每欲参用元祐人才,尤恶奔竞。佃曰:"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
    转左丞。御史论吕希纯、刘安世复职太骤,请加镌抑,且欲更惩元祐余党。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遂罢为中大夫、知亳州,数月卒,年六十一。
    (选自《宋史·陆佃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B.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C.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D.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多指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熙宁、太宗、康熙等。
    B.实录,文中指编年体史书,专门记录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
    C.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
    D.御史,文中指官名,汉以后,御史职衔多有变化,职责专司纠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佃为政务实,王安石掌权时向他咨询政事,他如实告知自己对新郑的看法,王安石派人核查,核查人从中使坏,致使王安石疏远了他。
    B.陆佃有情有义,朝廷排斥王安石党徒,他却在王安石去世后带学生痛哭祭奠;他因修撰《神宗实录》多次与黄庭坚等人的争辩,言辞激烈。
    C.陆佃执法公正。他在江宁府任职时,有人杀兄害人,诬陷无辜的人,案件审讯已定,他力排众议,亲自核查案情,为百姓伸冤。
    D.陆佃睿智善言。他出使辽国,,回国途中遇辽主去世,辽国陪同的人返回吊唁,而击缶他无礼,他给予辛辣回击,使辽国人无言以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衰如是,汉使殊无吊唁之仪,何也?(5分)
(2)今天下之势,如人大病向愈合,当以药饵辅养之,须其安平。(5分)

参考答案
10.C(原文“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
11.A(“太宗”是庙号)
12.B(“他因修撰《神宗实录》多次与黄庭坚等人的争辩”错,应是为王安石而与黄庭坚等人的争辩)
13.国家遇到这样的丧事,汉家的使者却没有一点点吊唁的礼仪,这是为什么呢?
当今天下的形势,就像人得了大病正要好转,应当用药食辅养,需要平安

参考译文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家境贫穷苦心读书,晚上没有灯,他就藉月光读书。穿着草鞋从师学习,不远千里。路过金陵,跟从王安石学习。熙宁三年,应举来到京城。王安石当政,首先问他对新政的看法,陆佃说:“新法不是不好,纸是推行起来不能像最初的意愿那样,还给百姓增加了负担,像青苗法就是这样。”王安石惊异地说:“这是怎么回事?我和吕惠卿商议过,又听取了外界的意见。”陆佃说:“你喜欢听从善言,是古所未有的,然而外界都以为你拒絶纳谏。”王安石笑着说:“我怎么会拒絶谏言?而是邪僻的说法太多,没有值得采纳的。”陆佃说:“这就是导致别人议论你的塬因。”第二天,王安石召见他对他说:“吕惠卿说:‘私人收债,也须―鷄半猪。已经派李承之到淮南绸查了。”不久李承之回来,欺蹁说新法对于百姓有利,陆佃所说的意见没有采纳。王安石因为陆佃不依附自己,不再向他咨询政事。
    这时,变更前朝的法度,排斥王安石的同党,士人大多隐讳他们所跟从的人。王安石去世,陆佃率领他的学生供佛,痛哭并祭奠他,认识他的人赞扬他没有向背。升任吏部侍郎,因修撰《神宗实录》改礼部。多次和史官范祖禹、黄庭坚争辩,内容大多是关于王安石,替王安石隐晦。黄庭坚说:“像你说的那样,就是佞史了。”陆佃说:“如果都采用你的意见,难道不是成了谤书!”
    不久,知江宁府。刚到那襄,就祭奠王安石墓。句容人和他嫂子私通杀害了哥哥,另外诬陷三个人同谋。已经都审讯定案,一个罪犯的父亲把冤情诉说,从通判以下的人都说:“他是怕死罢了,官司已经定案,不能改变。”陆佃替他査阅真实情况.三个人都得以活下来。
    升任吏部尚书,到辽国回访,回来,半路上听说辽主洪基去世,护送陪伴的人奔赴哀悼而返回,讥讽陆佃说:“我国有这样哀痛的事,汉使一点也没有吊唁的礼仪,为何?”陆佃慢慢地回答说:“开始认为你会葡匐着哭上前来和我相见,我就会立刻行吊唁的礼仪;现在你安然像平常一样,我还吊唁谁?”陪伴的人不能回答。
    陆佃处理政事和曾布相比,大多近于宽恕。常常想任用元右时的人才,尤其痛恨钻营之徒。他曾说:“天下多事,需要破格任用人才;假如是安宁的时候,人的才能相差不大,应当按照资历循序提拔。稍微延缓,士人就知道自重了。”他又说:“当今天下的形势,就像人得了大病正要好转,应当用药食辅养,需要平安。
    转为左丞。御史认为吕希纯、刘安世复职太快,请求加以降级,并且想进一步惩罚元右余党。陆佃对徽宗说不应该追究,徽宗就下韶令申告,贴在朝堂上。进谗言的人用这件事攻击陆佃,说:“陆佃的名字在党籍中,不想让追究,正是害怕波及到自己罢了。”于是他被罢为中大夫、知亳州,几个月后去世,年六十一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翼,字耘松,阳湖人。生三岁能识字,年十二,为文一日成七篇,人奇其才。乾隆十九年,由举人中明通榜,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大学士傅恆尤重之。二十六年,复成进士,殿试拟一甲第一,王杰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19
  •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   导语:本文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告诉了人们有病要及早医治,要防微杜渐;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下面由小编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 《北史·豆卢宁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北史·豆卢宁传》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3
  • 百家姓·戚文言文

    百家姓·戚文言文   历史来源   「戚」源出;   一 ; 以邑名为氏。据《姓谱》所载,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食采邑于戚邑 ( 河南濮阳市 ) ,其后有戚氏。国亡后,子孙逃往东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0
  • 写湖南祝融峰的诗词大全

    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最高峰,古称“自下而上,九千七百三十丈”,实际测得为海拔1290米,由于群峰叠衬,烟云烘托,使人有高不可测的感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0
  • 欧阳修文集――卷一○○・奏议卷四

      ◎谏院进札子十首   【论乞不遣张子?使元昊札子〈庆历三年〉】   臣窃闻昊贼来人议论数日,全无逊顺之意,朝廷又欲遣张子?复往贼中,仍闻且只令在延州,伺候贼意,待其来迎,方敢前…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