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震孺,字孩未,桐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方震孺,字孩未,桐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熹宗嗣位,逆党魏忠贤内结客氏。震孺疏陈三朝艰危,言:“宫妾近侍,颦笑易假,窥瞷可虑。中旨频宣,恐蹈斜封隐祸。”其春巡视南城。中官张晔、刘朝被讼,忠贤为请。震孺不从,卒上闻,忠贤益恚怨。辽阳既破,震孺一日十三疏,请增巡抚,通海运,调边兵,易司马。日五鼓挝公卿门,筹画痛哭,而自请犒师。是时,三岔河以西四百里,人烟绝,军民尽窜,文武将吏无一骑东者。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议者欲弃三岔河,退守广宁,震孺请驻兵镇武。军法不严,震孺请敕宁前监军,专斩逃军逃将。并从其言。然是时,经、抚不和,疆事益坏。震孺再疏言山海无外卫,宜亟驻兵中前,以为眼目。不省。明年正月,任满,候代前屯,而大清兵已再渡三岔河。先锋孙得功不战,而呼于镇武曰“兵败矣”,遂走。列城闻之皆走,惟震孺前屯无动。当是时,西平守将罗一贯已战死,参将祖大寿拥残兵驻觉华岛上。于是震孺召水师帅张国卿相与谋曰:“今东师四外搜粮,闻祖将军在岛上有米豆二十余万,兵十余万人,民数万,战舰、器仗、马牛无数,东师即媾得岛兵,得岛兵以攻榆关,岂有幸哉?”于是震孺、国卿航海见大寿,慷慨语曰:“将军归,相保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大寿泣,震孺亦泣,遂相携以归,获军民辎重无算。      
(节选自《明史•方震孺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B.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C.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D.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 中旨指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
C. 斜封即斜封官,也称“墨敕斜封官”,是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D.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巡视各地军政、民政的大臣,又称巡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方震孺不畏权贵。魏忠贤替宦官张晔、刘朝说情,方震孺不听从,将事实报告皇帝。
B.方震孺严肃军纪。他命令宁前监军专门负责逃兵逃将,但终究无法挽回边事危机。
C.方震孺勇于担当。辽阳失陷后,他一面为朝廷出谋献策,一面主动请缨去犒劳军队。
D.方震孺富有远见。他预见到争取祖大寿的重大意义,亲自渡海前往,成功将他劝归。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震孺再疏言山海无外卫,宜亟驻兵中前,以为眼目。不省。
(2)将军归,相保以富贵;不归,震孺请以颈血溅将军。

参考答案
10.(3分)B (帝壮其言,发帑金二十万震孺犒师。六月,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吊死扶伤,军民大悦。帝命震孺巡按,辽东监纪军事。)
11.(3分)D(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巡按,又称按台,代表皇帝巡视地方,专门负责监察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
12.(3分)B(不是方震孺命令宁前监军,是方震孺请求皇帝命令宁前监军。)
13. (10分)
(1)震孺两次上疏说山海关没有外围防卫,应立刻在中前驻兵,作为耳目。(皇帝)不省察。(“再疏”,两次上疏;“亟”,立刻、马上。)
(2)将军回去,(我们)保你富贵;不回去,请允许震孺我用颈上鲜血溅在将军身上。 ( “相”,在这里是指代性副词,指祖大寿;“以”,介词,“用”。)

【参考译文】
方震孺,字孩未,桐城人,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熹宗继位,逆党魏忠贤在宫中勾结客氏。方震孺上书陈说三朝的艰难危险,说:“宫妾近侍,容易假装献媚地谄笑,窥探政事,值得忧虑。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频频宣读,恐怕会重蹈唐代‘斜封官’的覆辙。”这年春天巡视南城,宦官张晔、刘朝被诉讼,魏忠贤替他们说情。方震孺不听从,最终报告了皇帝,魏忠贤更加怨恨他。辽阳失陷后,方震孺一天上了十三道奏疏,请求增派巡抚,疏通海运,调遣边兵,改换司马。一天五次敲击公卿的门,一边筹划一边痛哭,并且请求自己去犒劳军队。这时,三岔河以西四百里,人烟灭绝,军民全都逃窜了,文武官员没有一骑向东。皇帝感慨他的言语勇壮,调拨钱币二十万两给方震孺去犒劳军队。六月,方震孺出关,延请召见将士,吊唁死者,救扶伤者,军民十分喜悦。皇帝命令他巡按辽东,监管军事。一起商议的人想要抛弃三岔河,退守广宁。震孺请求驻兵镇武。军法不严,方震孺请求皇上命令宁前监军,专门斩杀逃兵逃将。皇帝都听从他的意见。然而这时经略和巡抚不和睦,边疆之事更加危急。震孺两次上疏说山海关没有外围防卫,应立刻驻兵中前,作为耳目。皇帝不省察。第二年正月,任期满,等候代理前屯,而大清兵已经第二次渡过三岔河。先锋孙得功没有迎战,却对着镇武呼喊“兵败了”,就逃走了。各城听到消息都逃走了,只有方震孺的前屯没有动。正在这时,西平守将罗一贯已战死,参将祖大寿聚集残兵驻扎在觉华岛上。于是方震孺召见水军元帅张国卿一起商量说:“现在东面的军队外出到处搜索粮食,听说祖将军在岛上有米豆二十多万,士兵十多万,百姓数万,战舰、武器、马牛无数,东面的军队如果联合岛兵,得到岛兵来攻打榆关,难道会有好事吗?”于是方震孺、张国卿渡海见祖大寿,激动地说:“将军回去,我们保你富贵;不回去,请允许震孺我用颈上鲜血溅在将军身上。”祖大寿痛哭,震孺也哭,于是相携而归,获得军民辎重无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4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之万之马

      【文言文】   张尚书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5
  • 《寒花葬志》文言文

    《寒花葬志》文言文   〔明〕归有光   【原文】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8
  • 游小盘谷记的文言文

    游小盘谷记的文言文   作者:梅曾亮   〔清〕梅曾亮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4
  •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描写重阳节的诗句   1、菊…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91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夏日南亭怀辛大》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8
  • 《千金市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