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原文翻译赏析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注释:
(1)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
(2)据:统治。
(3)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地区。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此处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原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
(5)方三两级: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
(6)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后归顺北宋,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
(7)患:嫌,担忧,忧虑。
(8)故如此:所以像这样。(此:代指塔晃动)
(9)瓦布:盖瓦。布:铺设。
(10)密:私下
(11)使:派
(12)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生卒年代不详,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人称预都料。他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善于学习,勤于思索,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宝塔和楼阁。相传喻皓曾撰成《木经》三卷。《木经》为我国古代重要建筑工程著作,可惜亡佚,具体内容现已无法窥究。沈括《梦溪笔谈·技艺》中还有一条笔记专记《木经》,虽然文字不多,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木经》有关的弥足珍贵的资料。
(13)贻:本文译作赠给。赠送财物之意。赂在上古并不作贿赂讲,其由“赠送财物”引申出的“贿赂”之义是后起的。“贿赂”在古代叫“赇”。
(14)易:容易
(15)耳:语气助词,无实义
(16)但:只。
(17)讫(qì):完毕,终了。
(18)实钉:用钉子钉实、钉牢。实:使坚实
(19)如:遵照。
(20)遂:果然。
(21)盖:因为。
(22)弥束:全部紧束,文中指“通过逐层钉板,使塔体得到紧固、结构得到加强”的意思。
(23)六幕: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即下文举例所用箱子的六个面。
(24)胠箧(qū qiè):打开的箱子,胠:从旁边打开,撬开。
(25)履:踩踏,走。
(26)相持:互相支撑。
(27)自:自然。
(28)伏:通“服”,敬佩,信服,佩服。
(29)精:精熟。
(30)定:稳定
(31)持:支撑

参考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赏析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一解决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叙述了梵天寺木塔由“动”到“定”的过程,揭示了木塔“定”的缘由,即“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巧妙的建设建筑结构与超高的工艺水平。
文章叙述描写也颇显功力,从而增强全文的感染力。如以“患其塔动”,“而动如初”为下文的“塔遂定”作铺垫;又如“贻以金钗”的细节描写,“皓笑曰”的语言描写都十分生动得当,与说明的内容丝丝相扣。
本文共分三层,如下:
第一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这句话说了:建塔过程中塔身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凭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
第二层: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无可奈何写出了匠师的无能,反衬了喻皓的技艺精湛。
笑写出了喻皓的胸有成竹,并讽刺了匠师的无能。
这句话说了: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解决了塔身不稳定问题。
第三层: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这句话说了: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也体现了喻皓建筑工艺水平的高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5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句子

    描写夏天的古诗: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 孟浩然――《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韩公是襄土,日赏城西岑。 结构意不浅,岩潭趣转…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9
  • 原谷有祖

       《原谷谏父》出自元·郭居敬《二十四孝》,讲了原谷用智慧劝告父母,使他们改正错误的故事。 文言文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弃之。谷年十五,谏父曰:&ld…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9
  • 王韬《鸭沼观荷》阅读答案及翻译

    鸭沼观荷王 韬余生甫里,即以唐陆天随①而得名。天随子隐居不仕,时与皮日休唱和,自号甫里先生,尝作《江湖散人传》以见志。没后,亮节高风,里人思之不置。以先生在时喜斗鸭,有斗鸭栏,乃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5
  • 姚鼐《答翁学士书》原文阅读

      姚鼐   原文:   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敢忘。虽然,鼐闻今天下之善射者,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3
  • 拔苗助长文言文答案

    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答】寡:少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答】舍:不去管 3.匪徒无益 【答】益:益处,好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