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字子渊,其先成都人”文言文阅读试题及译文

杨巨源字子渊,其先成都人。巨源倜傥有大志,善骑射,涉猎诸子百家之书。应进士不中,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而异之,荐之总领钱粮陈晔,以右职举为凤州堡子原仓官,驰骋射猎,倾财养士,沿边忠义,咸服其才。
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丙叹曰:“世事如此,世无豪杰!”梦锡因及巨源之谋。丙曰:“肯见我乎?”乃嘱梦锡以书致巨源,延之卧所。巨源曰:“先生而为逆贼丞相长史耶?”丙号哭曰:“目前兵将,我所知,不能奋起。必得豪杰,乃灭此贼,则丙无复忧。”巨源大喜,曰:“非先生不足以主此事,非巨源不足以了此事。”巨源、好义①忧事浸泄,遂以二月乙亥未明,好义率其徒入伪宫,巨源持诏乘马,自称奉使,入内户,曦启户欲逸,李贵执杀之。卫者始拒斗,闻有诏皆却。巨源、好义迎丙宣诏,以曦首徇。三军推丙权四川宣抚使,巨源权参赞军事。丙奏功于朝,以巨源第一,诏补承事郎。
巨源谓丙曰:“曦死,贼胆以破,关外四州为蜀要害,盍乘势复取。”好义亦以为言。丙虑军无见粮,巨源力言四州不取,必有后患,自请为随军措置粮运,俄诏巨源转朝奉郎,与通判差谴,兼四川宣抚使司参议官。时赵彦呐以在夔诛禄禧得州通判,巨源曰:“杀禄禧与通判,杀吴曦亦与通判耶?”以启谢丙曰:“飞矢以下聊城,深慕鲁仲连之高谊;解印而去彭泽,庶几陶靖节之清风。”又遣诉功于朝,而从兴元都统制彭辂乞书遗韩侂胄,辂阳许而阴以白丙。或言巨源与其徒米福、车彦威谋为乱,丙命王喜鞫之,福、彦威皆抵罪。正将陈安复告巨源结死士入关,欲焚沔州州治,俟丙出则杀之。丙积前事,因欲去巨源,然未有以发也。
(删节自《宋史·杨巨源传》)
【注】①李好义,名将,当时“与其徒谋举义”,反对吴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B.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C.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D.吴曦叛/巨源阴有讨贼志/结义士三百人/给其钱粮/曦胁安丙为丞相长史/丙称疾/程梦锡见丙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举,始于唐代,主要是选拔将才,与文举比较,武举出身的地位高于文举的进士。
B.右职,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所以右职一般指重要职位,也可用来指武职。
C.权,权且、暂时,可用于“暂时行使”某职位的职权。如“权国”,就是摄政的意思。
D.鞫,古代是官府审判案件的常用词,指审问、审讯的意思,“鞠狱”就是审理案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巨源少有大志,却仕途不顺。他文武兼修却文武科举均不中得不到任何认可,无收获。
B.杨巨源不仅擅长骑射,也懂得笼络人心。很多边境士人都仰慕他的忠义,佩服他的才能。
C.杨巨源做事很有计谋,懂得各尽其才。他和安丙谋事的时候能合理分配任务,有条不紊。
D.杨巨源眼光长远,却略显傲慢。在胜利后能预见关外四州的危害性,却认为自己封赏不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曦启户欲逸,李贵执杀之。卫者始拒斗,闻有诏皆却。
(2)又遣诉功于朝,而从兴元都统制彭辂乞书遗韩侂胄,辂阳许而阴以白丙。

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杨巨源,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成都人。他父亲杨信臣,客居在益昌,于是他家住在益昌。杨巨源洒脱有大志,善于骑马射箭,涉猎诸子百家的书籍。考进士不中,考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他认为他是奇才,把他推荐给总领钱粮陈晔,以重要的职位推举他为凤州堡子原仓官,杨巨源驰骋射猎,拿出自己的财产养士,沿边的忠义人,都佩服他的才能。
吴曦反叛,杨巨源暗有讨贼的志向,交结义士三百人,给他们钱、粮。游奕军统领张林,能挽两石的弓,队将朱邦宁身高六尺,勇力超人,都被吴曦忌恨,虽然屡立战功也不加以奖赏,张林等对吴曦不满。当时张林在..口,朱邦宁在合江,杨巨源就和他们加强联系,并招集忠义人朱福、陈安、傅桧等。
  吴曦胁迫安丙为丞相长史,安丙称自己有病,眉州士大夫程梦锡见安丙,安丙叹道:“世事如此,世间没有豪杰!”程梦锡就谈到杨巨源的计划。安丙说“:他肯来见我吗?”就嘱托程梦锡送信给杨巨源,请他到安丙的住所。杨巨源问:“先生就是逆贼的丞相长史吗?”安丙号哭说“:目前的兵将,我知道他们不能奋起平叛。一定得是你这样的豪杰,才能平灭这个叛贼,那么安丙没有忧虑了。”杨巨源问“:先生的主意已定了吗?”安丙指天发誓说:“如果能诛杀这个叛贼,即使死也是忠鬼,还有什么遗憾!”杨巨源十分高兴,说:“除了先生,别人不能主持这事,除了我杨巨源,别人不能了却这事。”
杨巨源、李好义担心事情泄露,就在开禧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天没亮时,李好义率他的部下冲入伪宫,杨巨源拿着诏书、骑着马,自称是朝廷使臣,进入吴曦的寝室,吴曦开门想逃,李贵抓住并杀死了他。吴曦的卫兵开始还抵抗,听说有诏书就都退去。杨巨源、李好义迎接安丙宣读诏书,用吴曦的头示众。三军推举安丙权四川宣抚使,杨巨源权参赞军事。安丙向朝廷奏功,把杨巨源排在第一,皇上下诏杨巨源补为承事郎。
杨巨源对安丙说:“吴曦死了,贼胆已破,关外四州是蜀的要害,应该乘势收复。”李好义也这么说。安丙担心军中没有现成的粮草,杨巨源极力讲不夺取四州,必有后患,自己请求为随军措置粮运。不久诏命杨巨源升为朝奉郎,差遣为通判,兼任四川宣抚使司参议官。
这时赵彦呐因在夔州杀死禄禧而得到州通判的官职,杨巨源说:“杀禄禧给通判的官职,杀吴曦也给通判吗?”杨巨源用书函感谢安丙说“:鲁仲连写信劝燕将撤守,帮助齐国收复了聊城,不受齐王的封爵,我十分敬慕他的高尚行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去彭泽令的官印而归隐,成就他的清风亮节。”他又派人到朝廷诉说自己的功劳,又怂恿兴元都统彭辂给韩胄写信,彭辂明里答应,暗中报告了安丙。有人说杨巨源和他的部下米福、车彦威谋划作乱,安丙命令王喜审讯他们,米福、车彦威都获罪。正将陈安又告发杨巨源集结敢死士入关,想烧沔州州治,等安丙出来就杀了他。安丙综合以前的事,就想除去杨巨源,但没什么确凿的证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6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鉴赏及译文参考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唐代:韦庄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想得此时情切,泪…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6
  •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翻译赏析

      《野田黄雀行·游莫逐炎洲翠》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欧阳修文集――卷一三二・诗余卷二

      【渔家傲二十首(之一)】   一派潺?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酒美宾嘉真胜赏,红粉唱,山深分外歌声响。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3
  •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阅读答案及翻译

    伊犁凿井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①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②‚‚得活? “乃拔木就ƒ③根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31
  • ●卷五十八◎奏议十二首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   元?五年八月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检会杭州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泉州百姓徐戬公案,为徐戬不合专擅为高丽国雕造经板二千九百余片,公然载…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8
  •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