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初中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的首联从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引用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抒发岁月流逝,人世沧桑的惆怅感慨,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为全诗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2.诗中首联中的“空余”一词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颔联中的“空悠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空余”表现了黄鹤楼的孤寂。表现了悲凉的意境 “空悠悠”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沧桑的感叹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萋萋”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致?
描绘出了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景致。(这两句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作铺垫。)
4.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
   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5.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选出一例写在下面。
思乡之情(用烟波浩淼的长江烘托思乡的愁思,情景交融)。又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浓浓的思乡情怀。

7.《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8.阅读《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是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表达自己什么心情?
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2)《唐诗直接》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诗人有笛声联想到梅花,有听觉诉诸视觉,描绘出与冷落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出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6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潮平秋水阔,云敛暮山多。”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潮平秋水阔,云敛暮山多。”这两句是说,秋日潮水上涨之后,水面宽阔,浩浩荡荡;傍晚山间云收,所见山峰比日间云雾缭绕时为多。途中所见景色,天朗气爽,水阔山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卷一百三◎志林四十二条・异事

      ○朱炎学禅   芝上人言:近有节度判官朱炎学禅,久之,忽于《楞严经》若有所得者。问讲僧义江曰:“此身死后,此心何住?”江云:“此身未死,此心…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3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王安国直言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题之王安国直言   王安国直言   王安国性亮直,嫉恶太甚。王荆公初为参加政事,闲日因新闻记者晏元献公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曰:“彼亦偶然自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下面是关于天净沙秋思古诗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7
  • 《二人并走》原文及译文

      二人并走   原文   (前秦苻融任冀州牧)有老姥遇劫于路,唱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3
  •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原文及译文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少而好学苦志,年十六,摎以文谒曾巩,巩一见奇之,许其以文著,时人未之知也,留受业。熙宁中,王氏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遂绝意进取。巩典五朝史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