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小石潭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
【乙】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1,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2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节选)
注:1【窈然】:幽深的样子。2【咎】责怪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尤:
(2)以其境过清            以:
(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        
(2)不出,火且尽。
翻译:        
10.【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作者游山的经历。柳宗元先被悦耳的水声吸引,然后 ① (用原文填写),最终发现了幽静美丽的小石潭,体会到游览之乐;而王安石却没有尽情享受到游山的乐趣,是因为 ② (用自己的话填写)。(3分)

参考答案
8.(1)格外 (1分) (2)因为(1分) (3)走到尽头(1分)
9.示例:(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2)(如果)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熄灭了)。 (2分)
10.1:伐竹取道
2示例:有懈怠的同伴打算从洞里出来 ,我跟着他一起半途退出。

【乙】参考译文: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讲,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6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毛遂自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毛遂自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及译文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80
  •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原文及译文赏析

      《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逢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94
  • 耶溪泛舟翻译赏析

      《耶溪泛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6
  • 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鉴赏及原文译文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宋代:吴文英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点绛唇·试灯夜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华阳国志·陈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华阳国志·陈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谁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薄、东观秘书郎、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宋史・柴成务传》原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原文】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

    古诗文 2022年5月16日
    1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