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阅读答案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 以有侯王            B. 三代之兴
争必以利                 知诸侯之不可复
C. 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D.袭封而争位者
而诸子之论废矣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14. 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5分)

参考答案
9.D
10.A
11.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中“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答案】
①时运不是圣人所能左右的,(圣人)只是能够不失去时运(或者“抓住时运”)罢了。
②从三代以来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以至于刑罚不放置不用,但最终也不能终止篡权弑君的祸患。
【解析】
试题分析:语句翻译要抓住得分点,第一句中的“时”、“为”,第二句中的“以”、“刑措”、“篡弑”等。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文中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劣势,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①时势、时运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左右的,个人在时势、时运面前只能顺应,而无法改变。②李斯、张良等人因为对时势、时运有清醒认识,所以能提出分封诸侯的建议,而消除因分封而产生的祸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46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满江红·斗帐高眠_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满江红·斗帐高眠_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宋代: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6
  • 关公大义失荊州文言文

    关公大义失荊州文言文   陈寿<三国志)载:关羽(160或162-220)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解州常平村)人,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9
  • 描写山水风光的著名古诗词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2
  •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卢纶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85
  • 魏禧《大铁椎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8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