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水尤清冽 冽 (2)卷石底以出 卷 (3)崔氏二小生 小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C)
A心乐之 当余之从师也 B全石以为底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乃记之而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5、文中第一段中“伐竹取道”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2.清凉  弯曲  年轻人
13.C

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59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赠汪伦――李白诗词全集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8
  • 林纾《游栖霞紫云洞记》原文翻译

    《游栖霞紫云洞记》 清 林纾 原文    栖霞凡五洞,而紫云最胜。余以光绪己亥四月,同陈吉士及其二子一弟,泛舟至岳坟下,道山径至栖霞禅院止焉。出拜宋辅文侯墓,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7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翻译赏析

    中秋诗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自北宋诗人苏轼 的《中秋月》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1
  • 描写亲情的古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3
  • 《长干行·其一》原文和解释

      《长干行·其一》   作者: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注解】:   1、长干行:乐府曲名。   2、横塘:现江苏江宁县。   【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9
  •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这两句是韩愈妻子为夫送行之语,乃诗人代其妻所写之词——你今到陇州去,我与谁在一起居住呢?孤居的寂寞之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