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民》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治国安民
贞观(zhēn guān) 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yáng)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qióngbīngdúwǔ),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zī),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yáoyì)不兴,年谷丰稔(rěn),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
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治:治理;
2.安:安定;
3.兴:盛行、兴起;
4.已:完毕、停止;
5.黩:随便;
5.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
6.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7.堪:忍受;
8.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9.夫:发语词,无实义。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遂得徭役不兴 2.征求无已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此皆朕所目见:
2.夫治国犹如栽树:
三、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四、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五、找出文中与"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相呼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1.兴起,发生  2.停止
二、1.这些都是我亲眼看见的。2.治理国家就好像种树。
三、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
四、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五、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思想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以史为鉴,戒奢从简的治国思想。

参考译文
在贞观九年(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满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朕(皇帝自称)亲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勤勤恳恳,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无事。于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好像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么就不能够安乐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0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北人食菱文言文

    北人食菱文言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1
  • 少年行四首·其三

    朝代:唐代 作者:令狐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706
  • 高湝杨津文言文附译文

    高湝杨津文言文附译文   原文   北齐任城王湝领并州刺史,有妇人临汾水浣衣,有乘马行人换其新靴,驰而去。妇人持故靴诣州言之,湝乃召居城诸妪,以靴示之。(边批:如妪多安得尽召?悬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7
  • 孙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孙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孙期少年时就研习《京氏易》及《古文尚书》,是一位博学的.名士。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孙期传》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孙期传》文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2
  • 中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中考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2
  • 《天净沙·秋思》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是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   出自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