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管夷吾举于士                士: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7.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论述是全面的。第②段中,孟子强调,人担“大任”要经历   ①    ;
第③段中,孟子强调,人只有经过主观努力,才可能带来 “    ②     ” “    ③    ” “    ④    ”的结果。(其中①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③④用原文回答)。(4分)
8.下面链接材料写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一段史实。请根据材料内容推测吴越争霸的结
果,并简要说明这个结果使你对“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
话有了怎样更深的理解。(3分)
  【链接材料】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①厚币②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③。吴王将许之。伍子胥④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⑤。(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注:①种:即文种,越国的重要谋臣。②厚币:厚礼。③委国为臣妾:把国政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④伍子胥:吴国重臣,因多次进谏,受谗被赐死。⑤平:讲和。
结局:    ①                       理解:     ②    

答案:
5.(1)狱官   (2)同“弼”,辅弼。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6.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共2分。意思对即可)
7.①磨难   ②然后能改(改)   ③而后作(作)  ④而后喻(喻)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第1空,意思对即可)
8.①答案示例:越国战胜吴国。(共1分。意思对即可)
  ②答案示例:内有贤臣而不任用,外有敌国而不警惕,这个国家常常会被灭亡。
(共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0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陆游――秋思

      秋思   宋代: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9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的意思及全文翻译赏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译文】恨你的时候只说你一去之后不如那江潮起落有个音信,想你的时候才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比那大海还要深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9
  •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险衅:臣以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济)   (2)见背:慈父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3)夺:舅夺母志(改变)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7
  •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05
  • 固百代之过客,岂神灵之亦然文言文赏析

    固百代之过客,岂神灵之亦然文言文赏析   维乙未仲秋,清风始寒。瑶魄行空,太阴灵见。遂风而出,茫茫银汉。莹珠凝翘,蛩鸣苦蝉。长星貌繁,柳台影倩。湖纹举铜,光烨阑干。周楼辉映,朋抃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2
  •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的诗意: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这联点明全诗主旨,表明诗人对东林精舍的向往,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倾羡之情。 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