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庄子《秋水》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4-9题(1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 ,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本文作者_________,战国时哲学家,_________家代表人物。(2分)

  5、补上文中空白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加点的字(4分)

  秋水时至( ) 不辩牛马( ) 以为莫己若( ) 始吾弗信(

  7、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从本文蜕化出来的的两个成语 : , (2分)

  9、这篇寓言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2分 庄子 道

  5、2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6、4分 按时 分辨 比得上 不

  7、4分 (1)在这个时候,河神方才转过脸来,对着海神若仰首慨叹道。 (2)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8、2分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9、 2分 这篇寓言,说明了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只有经过的别人的.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会贻笑大方。下述观点均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谦受益,满遭损 自大源于无知 知耻近乎勇 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8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鹊桥仙·华灯纵博》翻译赏析

      《鹊桥仙·华灯纵博》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2
  • 《庖夫》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庖夫》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庖夫》文言文翻译和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   昔有庖夫(1),甚(2)迂(3)。于市(4)巿…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47
  • 沐浴――白居易诗词全集

    沐浴 [唐] 白居易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5
  •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翻译赏析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5
  • 描写家乡的古诗句

      昔我往矣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8
  • “亭分楚寺依依树,水应公台夜夜琴”的意思及鉴赏

    “亭分楚寺依依树,水应公台夜夜琴。”这两句逸句是说,在楚寺旁的亭上我们分手,留恋不舍,你看,那路旁的树木好像都在依依惜别;溪水似乎知公离去,夜夜水流如鸣琴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