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集文言文及答案

郑板桥集文言文及答案

  阅读理解。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________人。

  2、解释下列加粗字:

  浮动( ) 遂有画意( ) 倏( ) 独画云乎哉( ) 自尔( )

  3、翻译句子:

  (1)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看你对中国画了解多少?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郑板桥以写画最为著名,名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______。”

  5、从板桥题画的态度我们可以怎样理解本文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郑板桥集》;郑燮;板桥;清朝;书画家;诗人

  2、漂浮流动;就;迅速;仅,只;自然

  3、(1)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

  (2)或浓、或淡、或疏、或密,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手取花,自然形成,它的神韵和生理自然充沛。

  4、笔墨、纸、砚、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本文不到一百字,即写了“眼中之珠”的景,又输了“胸中之竹”的情,从“眼中”到“手中”,谈的是画理和美学,“胸中”的意趣;则引出了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

  (意思对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8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何事从来好时节,只将惆怅付词人。”这两句是说,为什么从来好的时节、际遇、命运,都落不到词人的头上,只将失望、悲痛、伤感留给词人呢?诗人曾因事去官,流浪荆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6
  • 宋史种放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种放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种放(955年-1015年),字明逸,号云溪醉侯,河南洛阳人,父种诩,宋吏部令史,后调补长安主簿。以下是小编整理宋史种放传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

    古诗文 2022年5月14日
    187
  • 《师说》原文及译文

    《师说》原文及译文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师说》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师说》原文: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6
  • 文言文阅读指导之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指导之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分析、综合)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8
  •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6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