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先生传文言文及读答案

文木先生传文言文及读答案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

  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①。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治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②荐,竞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以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之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客,不数月,别去。

  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③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遏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④,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俟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⑤,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具笔墨,不烦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释】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ɡ):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诗赋援笔立成( ) (2)延至余家( )

  (3)其尤工者,则尤嫉之( ) (4)当俟异日耳(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乃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B.①此吾辈所倚以生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①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D.①余生平交友,莫贫于敏轩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

  (2)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吴敬梓生性聪慧,祖业富裕,为人豪爽,又不愿参加科举以致生活更加穷困。

  B.吴敬梓因不满安徽巡抚推荐自己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竟不去参加廷试,乃至终生不应科举。

  C.吴敬梓乐善好施,喜与文人学士交往,但对善写八股文的读书人深恶痛绝,这体现了他的矛盾性格。

  D.吴敬梓模仿唐人小说创作而成的《儒林外史》,写尽了文士们的性情状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答案:

  13.(1)提、拿。 (2)延请、邀请。 (3)痛恨。 (4)等待。(4分。每小题1分)

  14.B(A项①副词“于是”②副词“才”;B项①②皆为“用来”;C项①“可是”②“并且”;D项①“比”②“对”)(2分)

  15.(1)安徽巡抚赵国麟(公)听说他的名声,招他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2)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4分。每小题2分)

  16.B(文木先生不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与巡抚的推荐没有关系,“不满巡抚推荐”曲解原文意思。)(2分)

  参考译文:

  他治学尤其精通《文选》,诗赋提笔一挥而就,即使那些事先构思的人也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间。然而他生性耐不住长久客居他家,不到几个月,就辞别离去。他平生见到有才能的读书人,就想举荐提携他,唯恐来不及。唯独像仇人一样痛恨那些写八股文的读书人,对那些特别擅长写八股文的人,就特别痛恨。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

  甲戌年,他和我在扬州相遇,知道我更加贫困了,就握着我的手哭着说:“你也到了我这种地步,这种处境不容易立足,怎么办?”我返回淮译文】

  先生姓吴,名敬梓,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人。世代望族,科举及第和做官的大多显赫。先生生性特别聪明,读书才过目,就能背诵。渐渐长大后,补任县学生员。继承父亲的祖业,有二万多金。一向不学如何经营家业,性情又十分豪爽,遇到贫困的就施舍,跟文士们交往,常饮酒高歌穷尽日夜,不到几年家产就耗尽了。

  安徽巡抚赵国麟听说他的名声,招过去一试,认为他有才,举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竟然不去参加廷试,也从此不回应乡里的举荐,因而家境也就越发贫困。于是移居江城东边的大中桥,家徒四壁,冷落凄凉,只拥有几十本旧书,日夜自娱自乐。穷困到了极点,就拿书去换米。 我平生结交的朋友,没有比敏轩贫困的。先生抵达淮地看望我,我察看他盛物的袋子,连笔砚都没有。我说:“这是我们这些人所依靠的用来谋生的工具,可以暂时抛离吗?”敏轩笑着说:“我胸中自有笔墨,不担心这些。”他的流风余韵,足以盖过当时的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68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文言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重点字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山坡羊潼关怀古》重点字词   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⑶波涛如怒:形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9
  • 木兰诗文言文注释

    木兰诗文言文注释   木兰诗文言文注释:   1.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2.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   3.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0
  •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

    文言文的短句与标点的妙招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6
  •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5
  • 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胜碧。间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亭疏好,何消密。花…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538
  •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