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异读

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异读

  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盘点—异读字,何为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文言文异读字有三种情况: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和古音异读。

  破音异读,又叫“读破”。它是采用改变汉字通常读音的方法来表示该字词性和意义的改变。如:天雨墙坏。(《智子疑邻》)句中没有谓语动词,因此“雨”转化为动词。所以,在习惯上把它读作yù,以表示和作名词的“雨”(yǔ)的区别。

  所谓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的’“说”是“悦”的通假字,因此,就应该读成它的本字“悦”(yuè),而不能再读shuō音了。

  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此句中“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hán”,而不能读为“kěhàn”。

  信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使者”等意,读xìn。例: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有时假借为“伸展”“伸张”之意,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食、其在用于人名时,“食”读yì,“其”读jī。例:

  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房古同“旁”,读páng,用于“阿房宫”。例: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王作名词,表示“帝王”“诸侯王”等意时,读wáng。例: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当其用作动词,表示“成就王业”等意时,读wàng。例: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度作名词,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意时,读dù。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例: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臭作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例:

  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昌言·理乱》)

  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例: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乘作动词,在表示“驾”“坐”“趁”等意时,读chéng。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赠汪伦》)

  在表示“车辆”或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读表示“诵读”等意时,读dú。例: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的意思时,读dòu。例: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泛在表示“漂浮”“广泛”“浮行”等意思时,读fàn。例: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而在表示“覆”“翻”等意时,读fěng。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

  创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罢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例: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当表示“疲劳困乏”之意时,同“疲”,读作pí。例:

  今天下三分,益州罢敝。(《出师表》)(注:教材中“罢敝”写作“疲弊”)

  女表示“女性”“女儿”的意思时,读nǚ。例: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作人称代词时,则同“汝”,读作rǔ。例: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降动词,在表示“降落”“降临”“降给”“下达”等意时,读jiàng。例: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表示“欢悦”“平和”的意思时,读xiáng。例: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0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风山怀古三首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海门龙去秋潮横,宫阙乌啼夕燐繁。已恨无人似诸葛,生憎何物学桓温。 王…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56
  • 《竹鹤轩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竹鹤轩记 广昌司训羊城李先生明之:笃学而好修者也。尝辟一轩,以为燕休之所。轩之前种竹数十个,庭中养二鹤,荫翠条而啄石苔。每烟雨之晨、风月之夕,静坐轩中,玩苍雪之纷霏,招缟衣而起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霁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 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 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 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 洗出庐山万丈青。 这首诗写秋夜雨霁的清静景色,…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5
  • 叶清臣《贺圣朝·留别》译文及鉴赏

      《贺圣朝·留别》   宋代:叶清臣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贺圣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3
  •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这两句是说,远道乘舟到黄鹤岭,回望碧鸡山,已是暮云遥断,望不见了。诗句措辞严谨、凝炼,“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9
  • 残害的意思解释 残害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残害的意思: [cánhài] 用残酷的手段来伤害或杀害。 残害百科解释: 残害,汉语词汇。注音:cánhaì指残杀,迫害。语出《书·泰誓上》:“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