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考文言文,《前辈勤学》

分析中考文言文,《前辈勤学》

  《前辈勤学》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

  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⑥北⑦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

  注释:

  ①胡澹庵:北宋官员。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③道:指学问。④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⑤昧爽:拂晓,黎明。⑥洎:到。⑦北:向北,名词作状语。⑧趺:脚。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洎北归的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耻下问(《〈论语〉十则》)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C.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D.虽乘奔御风(《三峡》)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明而读 就:即,连词。

  B.然龟山盖少年事 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乃晚年 乃:是,表判断。

  D.辄执书立窗下 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例句中的北和C项的东都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意思分别是向北、向东,在句中作动词的状语。A项中的耻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耻。B项中的新是形容词作名词,意为新知识。D项中的奔是动词作名词,意为奔跑的马) 2.A(就在这里是动词,作靠近讲,不是连词) 3.BD 4.写杨龟山的苦读,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用他的臂肘三十年不离书案,来表现他的苦读精神;写张无垢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方法,记叙他在黎明时分,立在窗下执书苦读的情形。 5.用的是间接衬托手法。用留在窗下石上的足迹至今还宛然犹存,隐隐约约的样子,间接衬托出他坚持不懈的勤奋精神。 6.程门立雪说的是杨龟山向大学问家程颐虚心求教的`事。一日龟山到洛阳求教程颐,看到程颐坐在椅子上睡着了,龟山就一直在门外耐心等待。程颐醒来,看到外面的雪下了一尺多深,而龟山一直站在雪中。这说明了龟山的求知若渴和尊师的美德。典故:车胤囊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

  译文:

  胡澹安去见杨龟山,杨龟山举起自己的两个臂肘给他看,说:我这两个臂肘有三十年没有离开过书案,这以后在学问上才有了些进步。

  张无垢被贬到横浦,住在城西的宝界寺。他的卧室里有一个小矮窗,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手拿书卷立在窗前开始趁着日光读书,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四年。等到他回北方的时候,窗下的石头上,双脚留下的痕迹隐约可见,至今还存在着。

  前辈们从事学习勤奋刻苦都像这样,然而杨龟山是少年时的事,张无垢却是晚年的事,更难能可贵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1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淳于髡传》“齐威王之时喜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淳于髡传》摘自司马迁(约公元前145~90年)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该文记载了关于齐国的“招女婿”淳于髡的逸事。淳于髡身高不足七尺,语言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9
  • 经典的春节古诗

      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送别了过去的一年,全家喜气洋洋,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崭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享受和无比的喜悦。下面是关于经典的春节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元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110
  • “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全词赏析

    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 出自《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是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所作的一首词。 青玉案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6
  • 刘基《苦斋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苦斋记  (明)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翻译赏析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8
  •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但古代作品也占一定比例。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