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题目及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捕蛇者说》题目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小题1】解释划线词语。(4分)

  岁赋其二( ) 若毒之乎( )

  蒋氏大戚(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小题3】根据例句的修辞,再从选文中摘录一句。(1分)

  例:①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小题4】文中的“虽鸡狗不得宁焉”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样是写鸡鸣狗叫,你觉得两者反映的现象有何不同?(3分)

  【小题5】你是如何理解评价“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的?(4分)

  答案

  【小题1】①征收 ② 怨恨 ③ 悲伤 ④于此,从这里

  【小题1】(1)如果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

  (2)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种毒蛇更厉害呢!

  【小题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小题1】鸡犬不宁”可见悍吏来乡索租的骇人气势,而“鸡犬相闻”则体现桃花源的宁静美好。

  【小题1】(1)交代了作者写此文的目的;(2) 表达了对广大人民悲惨生活的关切和同情;(3)作者希望改变现实,他把变革这一黑暗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身上,幻想最高统治者能体察民情,从而能革除弊端,这是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四个词语,有实词有虚词,考查面较广,但都是文下注解里的重点字。尤其是“焉”,是极需注意的重点虚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1)句中的关键词有“向”“病”等,“向”是通假字,“病”在句中应译为“困苦”。都是重点的词语。(2)句中的关键词语“是”等。把词语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1】试题分析:例句的修辞为对偶,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即可。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触风雨,犯寒暑” “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辞的理解能力。

  点评:首先要知道常见的修辞及其特征,再根据具体题目判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 拟人 夸张 反问 设问 排比等,各自的特征,如比喻的构成,不管是明喻、借喻还是暗喻都有本体和喻体,明喻还有比喻词.排比则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式相同的词语或句子构成的等。对偶则要字数相同,结构相对,词性一致。

  【小题1】试题分析:知道两句的意思,区别自然就知道了。前句写“鸡狗不得宁”是因为受到来乡索租的悍吏的骚扰,百姓不得安宁。“鸡犬相闻”则是一派安静祥和的太平景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言语句也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尤其是语句附近的课文内容,并且要透过表面看实质,深入地思考一下语句暗示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启示我们什么等。深思必能得其要义。

  【小题1】试题分析:从句子本身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它”表明了写此文的目的,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身上,希望他们能了解并解决这个情况。还可以看出作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言文中的语句与理解现代文中的语句方法一致,都要既看句子本身,更要看句子出现的语段,有时还要结合全文的内容与主旨加以分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1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留别王侍御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80
  • 司马迁《游侠列传(节选)》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游侠列传(节选) 司马迁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  )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  )世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0
  •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

    中考文言文中的五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92
  • 岳阳楼记原文以译文

    岳阳楼记原文以译文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岳阳楼记原文以译…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2
  • 水龙吟(庆齐年诸丈)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洛阳九老图中,当时司马年犹小。争如今夕,举杯相劝,十人齐寿。已幸同庚,何分雌甲,本无多少。但有头可白,无愁可解,只如此、都赢了。庆礼十…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8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