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备考指导

语文文言文断句题备考指导

  【考点解说】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文言文断句题备考指导。从2004年高考开始,北京卷连续三年在第Ⅱ卷出现文言文断句题。2005年高考辽宁卷也新增了该题型,而且部分自主命题的省市也在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将会增加文言文断句的内容。2006年广东卷、福建卷又都同时增加了该题型。此外,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能否准确句读,直接影响到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的发挥,而考查文言文的断句,可以达到考查学生是否能真正读懂文言文的目的。预计未来几年,文言文断句将成为文言文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该题型将极有可能成为热门题型。因此,广大备考者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应试对策。

  【解题指导】

  要想答好文言文断句题,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借助句子中的提示词语帮助判断。

  一、领会文段大意,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

  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我们应当先诵读这个文段,力求通过诵读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而不要急于答题。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高考辅导《文言文断句题备考指导》。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如2005年高考北京卷所选文段,容易断开的有“香炉峰”、“遗爱寺”、“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

  二、注意文中的文史常识及常用复音词,谨防误断。

  平时要注意掌握一定文史常识及常用复音词,包括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以及“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时间词,“下官、寡人”等谦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复音虚词,防止在断句时将其错误地割裂开来。

  三、借助标志词语,巧妙断句。

  文言文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是有标志词语的,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这些标志主要有:

  1.句首标志词。①发语词或感叹词:夫、惟、盖、凡、初、窃、斯、岂、请、敬、若夫、且夫、今夫、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这些词一般可作为一句话开始的标志。②复句中的关联词: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一般可在这些关联词前点断。

  2.句尾标志词:者、也、矣、哉、耳(尔)、而已、乎、焉、与(欤)、耶(邪)等。一般可在这些语气词后点断。

  3.对话标志词: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点断。值得注意的是,古文中的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四、借助句式与修辞,辅助断句。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以及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文言文也很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利用这两大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去断句。

  五、利用语感进行最后检查,确保答题正确。

  利用语感,对解答文言文断句题有很大的帮助。断句前、断句后,都要反复读几遍,特别是答题后,还要看看语气、语意等是否通畅明白,如有问题,则要思考断句是否准确,再做修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2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两小儿辩日》原文、译文、注释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

    古诗文 2022年5月20日
    118
  •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 咏史怀古诗词专题练习及答案

    咏史怀古诗(词)专题练习 一、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1 请简要分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初中文言文《伤仲永》原文译文及鉴赏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9
  • 贺新凉(寿吴枧郡)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共审挽七日之书云,西方生妙喜佛;占四明之福地,南极现老人星。人歌海沂之康,天锡河沙之算。太守与我同理,已传趣诏之音;丈夫何以假为,宁看…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587
  • “李孜省,南昌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孜省,南昌人。时宪宗好方术,孜省乃学五雷法,厚结中官梁芳、钱义,以符箓进。 成化十五年,特旨授太常丞。御史杨守随、给事中李俊等劾孜省赃吏,不宜典祭祀,乃改上林苑监丞。日宠幸,赐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