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日的游记文言文

立夏日的游记文言文

  立夏日,余独往城西访梅槐古桥。此桥距古城一舍许,横跨太湖港、水接金家湖、路望沮漳河,为古时荆州过当阳、达夷陵、通巴蜀之驿道。路已逾千年,然桥不知遗存几多年矣。

  昔传,旧时有梅槐合生,乡人以为吉兆,始架木桥以连湖港两岸。桥成树茂,逢时有暗香浮动、絮花飘飞,故留梅槐之名至今。康熙四十九年,改木为石,同治重建。设三孔,下拱上弧,长三十有三,宽逾五有余。桥面条石铺盖,石栏护围,上雕云水、花鸟、龙凤、麒麟等物,并长桥房舍、人物故事、诗词题字不一而足。桥身两侧,中拱之上各有一龙头,昂首张口,气势威严。若雨,则喷珠吐玉,蔚为壮观。

  岁月沧桑,星转斗移。昔日驿道改辙于北,梅槐之树亦夭于早年。然石桥依在,坚固如初;式样不改,古风尤存,村人仍做乡道之便。不期之间,竟为县域内仅存之古桥也。

  是日,白日当空,燠风微熏,四野麦浮金穗,菜涨绿籽,蜂引于前,蝶逐于后,怡然田园之乐。余弃车于国道,转乡路、穿绿荫、越碧水、入村郭、过田舍,里许外见斯桥矣。

  未近桥,立于水边凝之。见石桥印水,尤如双月合壁。一半微荡轻漾于水;一半浮光掠影于上。桥静水动,风吹影摇,颇有一番情趣。继而上桥,摩瓜柱、抚板栏、丈条石、观雕像,愕然见石雕依稀可辩,尤以“植槐”、“赏梅”二图明白如初。数首诗词独“述古”一字不缺。遂记之:“玉质冰姿数丈高,叩求雨露下天曹,昨宵花木成灰土,二度梅花万古标。”余不禁叹之:遥想当年,梅槐合生,覆荫桥畔,香溢流水,行人憩息于此,乡民盘桓于斯,或有文人借景抒情,或有雅士倚树把盏,那一树梅花、满蓬槐叶,给行旅之客几多清凉幽香,给好事之士几多闲情逸志。可于今,桥在树亡,空负其名,世事如斯,岂不徒增伤感乎?

  良久,欲回,忽见一石碑屹立于侧,近视之,上书“流芳百世”,下书捐钱名录。正反均镌,约五百余人。领首者时治荆州将军巴图鲁巴也,捐银一封,其余人众不等。至少者仅钱一串,皆为无衔之百姓。至此,余大悟,驿道之要冲,不为官府所建,而是百姓之捐,惟此善举,便民利国,虽则斯人已逝,然桥长存,能为民者,焉能不流芳百世乎!

  丁亥三月廿(立夏)日圣诞老人记于槐荫下。

  立夏

  今朝夏日始,农事从此忙,

  方方秧田中,倒映麦穗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73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10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2
  •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全词翻译赏析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出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2
  • 《汉书·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文言文阅读及试题

    儿(ní)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以射策为掌故,功次,补廷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9
  • 咏甘蔗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绿阵连烟垠,风雨化精节。玉露含青紫,沁彻哲人心。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694
  •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父韶,彭城太守。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李星沅文言文翻译

    李星沅文言文翻译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阅读也是语文的一大重点,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李星沅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李星沅文言文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