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诸葛亮出师表文言文赏析

  我记得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其实读了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出师表》就是一篇抒情文章,其实不然,《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恳切、肝胆照人、影响深远的散文杰作。

  《出师表》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却表达了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做出的贡献,并表达出师北伐匡扶汉室的决心。本文是奏章性质的文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主要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和感受。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的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文章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本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简明易懂,表现诸葛亮对汉室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前几段文字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恩情”、“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言辞恳切,也切合长辈的口吻。诸葛亮所用言语不同与其他前人,可能是由于处境不一样,比如屈原是在遵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但是诸葛亮的处境跟屈原正相反,《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统一的。本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这些正好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开始兴起的时代风尚。本文运用了有大量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也是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等,由此不难看出《出师表》的语言成就,就凭这一点她都应该流传不朽,被后世称赞。

  《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的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不仅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而且在当今人们心中的普世价值观也有相似的内容,不管对于当时还是当下,这种精神都是普遍受到推崇的。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这种精神更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赞颂的“时穷节乃现”,“鬼神泣壮烈”,一封奏疏能干百年被视为“至文”而流传不朽,而这种流传不朽是对其的最好赞美。

  诸葛亮足智多谋,雄才大略,大半生戎马倥偬,致力于国家统一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他的’平生事迹和留传的作品来看,他并未着意于文学创作。但在文学上有如此辉煌的造诣,为后世留下《出师表》这样荡气回肠、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决不只是其在表达技巧上值得借鉴,更为重要的,是在真情实感上的自然流露。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千古事,动情方为真。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是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情深在于辞切,感人全在意真,《出师表》语言朴素、平易,毫无故作惊人的大言警语,也无扬才露已的丽辞佳句,句式骈散并用,随情为变,抑扬顿挫,曲折回荡,分析时精警透辟,叙述时条分缕析,动情处肝胆可见,激昂时气势磅礴。无论是分析形势,提出建议,还是追述往事,剖明心迹,文章的一字一句无不浸透着从肺腑中自然奔涌而出的真情实感。这种真情实感,既是诸葛亮的忘身忧国之情,也是他对刘备父子的忠贞不渝之情。胸中有真情,下笔才有神。在胸臆中日积月累形成的真情实感,在笔底下自然地表达出来,才能撼动人心,感人至深。志尽文畅,情真意切,这正是《出师表》成为不朽名篇的真谛所在。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2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子夫停灯于缸》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①迅足,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犹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57
  •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全诗翻译赏析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译文]  弹起琵琶跳起舞,乐曲已换成新制的调子,只是这新调所唱依然是旧时关山难度的离别之情。   [出自]&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4
  •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之误译语法关系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之误译语法关系   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007年高考浙江卷)   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刘禹锡《陋室铭》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2
  • 浣溪沙・闺情

    原文: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1.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2.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1
  •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翻译赏析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