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与日逐走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夸父与日逐走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甲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文]蕃(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薜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勤知其有清世(使社会澄清)志,甚奇之。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1)夸父与日逐走( )

  (2)饮于河、渭( )

  (3)尝闲处一室 ( )

  (4)安事一室乎?(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弃其杖,化为邓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夸父敢于逐日,表现了他无比英勇的气概,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同意陈蕃的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指出夸父与陈蕃两人性格上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跑

  (2)黄河

  (3)曾经

  (4)难道,怎么。

  2、(1)他遗弃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2)你怎么不洒水、扫地,以招待宾客呢?

  3、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不同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胸怀大志,就不能打扫一下自己的住处?

  5、《陈蕃立志》,胸怀大志,非惟常人或好高骛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3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的意思是,被遗弃在大海里的明珠,在月亮照射下晶莹发亮,有如鲛人的眼泪;美好的愿望,如蓝田山上的烟云,可望而不可及。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5
  • 《天净沙·秋思》翻译及赏析

      《天净沙·秋思》译文及赏析——诗词曲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每一个诗词曲作品,都是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今天,语文小编跟大家分享的《天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4
  • 秦妇吟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借…

    古诗文 2020年3月5日
    824
  • 成衣匠文言文习题附答案

    成衣匠文言文习题附答案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甲]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乙]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科举中及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5
  • “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春风鸾镜愁中影,明月羊车梦里声。”这两句是说,望幸的妃嫔,春日在宫中对影自怜,愁眉不展,盼着帝王驾幸,左盼右盼盼不到;明月当空,她在企望羊车来归,但这只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2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