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

  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如"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中的"苦",因带宾语"秦",意为"(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感到苦恼"。

  (8)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怎么样"的意思。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本为名词,"宾客其父"为动宾结构,"宾客"就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其父为宾客"。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异之"就是"以之为异","认为这事奇怪"。

  (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活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所改变。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在一起,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饿"是动词,因后面带宾语"其体肤",就活用为使动,"使体肤经受饥饿"。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假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如"凄神寒骨"(《小石潭记》)中的"寒",本是形容词"寒冷",因其后带宾语"骨",意为"使骨寒",成为使动。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带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汗牛充栋"(《黄生借书说》)中的"汗"本是名词"汗水",因其后带宾语"牛",意为"使牛出汗",成为使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4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这两句是即目所见:急雨打击着溪面,岸花随风狂舞,无助的残鸦飞过“苍茫”的天空。 这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6
  • 思归乐古诗原文

      《思归乐·山中思归乐》作者为唐朝诗人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71
  • 张岱《鲁云谷传》“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鲁 云 谷 传 (明)张  岱 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9
  •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例解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⑴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74
  • 写江西庐山的诗词大全

    庐山,又名匡庐,在江西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相传周武王时有匡氏九兄弟上山修道,草庐为舍,故名。庐山山景秀丽,且多奇绝胜景,天下闻名,有“匡庐奇秀甲天下&r…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7
  •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文言文虚词“之”的常见用法归纳   “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