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总结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常见多义词例释

  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

  从

  ①跟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③顺着,随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④依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⑤介词,由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⑥介词,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策

  ①名词,泛指马鞭子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动词,用鞭子打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载(名词用作动词)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故

  ①旧的,原来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②原因,缘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③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④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具

  ①详细,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具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③工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④备,置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⑤同"俱",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4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有哪些?

    准备了一些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4、横看成岭侧成峰,…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3
  • 《宋史·向士璧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宋史·向士璧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向士璧字君玉,常州人。负才气,精悍甚自好,绍定五年进士,累通判平江府,以臣僚言罢。起为淮西制置司参议官,又以监察卿史胡泓言罢。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2
  • 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太宗试贿》是选自《资治通鉴》中的一则文言文。以下是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太宗试贿文言文   上患①吏多受赇②,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③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0
  •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4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0
  • 《论贵粟疏》原文及注释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