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介绍

  学习文言文,除了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今天语文小编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基础知识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文言文基础知识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4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酹江月(题泽翁梅轴后)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今岁腊前,苦无多寒色、梅花先白。可惜横斜清浅处,谁访孤山仙客。玉勒寻芳,金尊护冷,定与心期隔。夜阑人悄,可无一段春月。怕它香已飘零,罗…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02
  • 也许――汪国真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前程如朝霞般绚烂 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 成功如灯火般辉煌 也许,只能是这样 攀援却达不到峰顶 也许,只能是这样 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也许,我们能给予你的 只有一…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0
  • 六祖坛经·付嘱·第一节原文翻译

      付嘱·第一节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馀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5
  • 蝴蝶泉文言文翻译

    蝴蝶泉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蝴蝶泉文言文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南二里,过第二峡…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3
  • 《易传彖传上豫》 文言文翻译

    《易传彖传上豫》 文言文翻译   作者:佚名   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8
  •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中心主要表达的是作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反映陆游壮志难酬,悲愤和感慨…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