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下面是关于高中文言文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3、直: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志,以事其君(名词,正直)

  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与横相对)

  ③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通值,价值)

  ④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对的)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

  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

  今义:色彩

  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

  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4、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

  今义:颠来倒去

  5、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

  今义:无理狡辩

  五、句式归纳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4、楚诚能绝(于)齐。(省略句、状语后置)

  5、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判断句)

  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7、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8、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9、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

  10、此不知人之祸也。(判断句)

  六、难句翻译

  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译:(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很精通,对外交辞令非常熟悉。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译: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

  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译:(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已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5、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5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浅谈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

    浅谈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   浅谈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   " 历年来,高考语文卷文言试题的得分率相对其它类的题而言,都是较低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观象?我想这与我们汉语的古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 《文心雕龙·体性》文言文

    《文心雕龙·体性》文言文   《文心雕龙·体性》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5
  • 送杨山人归天台李白原文译文

    “送杨山人归天台李白原文译文”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送杨山人归天台李白原文拼音版 《 送sòng杨yáng山shān…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3
  • 有哪些描写中秋节的文言文

    有哪些描写中秋节的文言文   元好古,字敏之,性识颖悟,博闻强记,工诗。南渡时卒于北兵之难。《中秋无月》:佳辰无物慰相思,先赏空吟昨夜诗。莫怪更深仍坐待,密云或有暂开时。   中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5
  •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张衡传》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填空   范晔,字 蔚宗 , 南朝宋 时期历史学家。《后汉书》是一部记载 东汉 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述了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5
  •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刚中,字时亨,饶州乐平人,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进士第二人。故事当召试,秦桧怒其不诣己,授洪州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迁著作佐郎。孝宗为普安郡王,刚中兼王府教授,每侍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