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字词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字词知识点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

  一要“因文定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 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等:1.公等遇雨(各位);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或: 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2.一食或尽黍一石(有时)。苟:1.苟富贵,无相忘(假如,如果);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只要)。易: 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2. 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 )。谢:1.为我谢曰(致意 );2.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

  二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如,负、亡、见、从、令、让、权、夷、迁、多、伐、行、休、观、寻、序、极、事、奉、被、齿、服、图、尚、使、货、备、经、审、将、居、顾、封、修、信、适、复、拜、度、除、绝、贾、乘、称、造、资、案、疾、朔、唱、售、断、旋、率、属、绳、朝、策、善、靡、微、引等等。

  第三,假借义

  假借,六书之一。音同而义异的借音字。许慎《说文解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说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中学语文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假借与通假等同起来,不再细化。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本无其字”,后者“本有其字”。这里我们姑且统一使用教材的提法。

  教材中的这种情况很多。如,1.“不”通“否”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禽”通“擒”。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4.“反”通“返”。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列传》) 5.“见”通“现”。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6.“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7.“要”通“邀”。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8.“受”通“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0.“生”通“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11.“菁”通“精”。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逝”通“誓”。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等。

  再说虚词。虚词是同实词相对的.一些词。它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实词,主要辨别它的意义;对于虚词,则要辨别它的用法。文言虚词有几百个,使用频率很高。常见的文言单音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耳、故、或、既、然、遂、已、矣、安、但),这里所列举的虚词比《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多10个(斜线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5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不识自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不识自家原文 原文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者归,不见履,讶曰:“吾家徙乎?”徘徊不进。妻见之,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97
  • 【南吕】一枝花

    朝代:元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远寄 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都不似今日个这娇姿。伶变知音,雅有林泉志。合欢连理枝,两意相投,美满夫妻相似。 【梁州第七】甘不过轻狂子…

    古诗文 2020年3月26日
    580
  • 喜迁莺(闰元宵)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银蟾光彩。喜稔岁闰正,元宵还再。乐事难并,佳时罕遇,依旧试灯何碍。花市又移星汉,莲炬重芳人海。尽勾引,遍嬉游宝马,香车喧隘。晴快。天意…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657
  • 《鸿门宴》原文及译文

    《鸿门宴》原文及译文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下面小编整理了《鸿门宴》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鸿门宴   两汉:司马迁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8
  • 杜环小传文言文阅读

    杜环小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每小题3分)   杜环,字叔循。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家金陵。环谨饬重然诺,好周人急。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2
  • 《送方外上人》翻译及赏析

      《送方外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前言】   《送方外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绝句,…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