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归纳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

  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

  3、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一般属官)

  4、负、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等到)

  5、相:君臣相顾(相对)

  6、至于:至于誓天断发(以至于)

  7、抑: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8、损:满招损,谦得益(损失)

  9、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

  10、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从)

  11、举: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

  二、一词多义

  1、与:

  ①与尔三矢(给)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吗)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

  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

  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辅助,结交)

  2、归:

  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投靠,归顺)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投靠,返回)

  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会聚)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回家)

  3、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③以乱易整,不武(代替)

  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4、告:

  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禀告,报告)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

  三、词类活用

  1、函: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2、夜: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

  3、东: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

  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使动,使兴盛;使灭亡)

  四、句式

  1、盛以锦囊(介宾结构后置)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宾结构后置)

  3、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推究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种道理了。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译:庄宗后来用兵,就派一个一般属官用羊、猪各一头祭告祖庙,领取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向前奔跑,等到胜利归来,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4、满招损,谦得益。

  译:自满招来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国家灭亡。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译:祸患常从微小的事积累起来,而才智勇气多被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5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16
  •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帝时欲定都北京,思得北士用之。翱两试皆上第,大喜,特召赐食。宣德元年,以杨士奇荐,擢御史,四年,处州贼流劫广信,命翱往捕,尽俘以还。是年冬,松潘都指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 “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全诗鉴赏

    “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这两句写柴门外暮霭降临后的景色——山石之上纷纷乱乱的云气蒸腾,如在仙境;杉树高直青翠,月光挂在它的枝头,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4
  •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   (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1
  • “真德秀,字景言,建之浦城人”文言文阅读试题

    真德秀,字景言,建之浦城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南剑州判官,继试,中博学宏词科,入闽帅幕,召为太学正,嘉定元年迁博士。后屡迁至中书舍人。 江东旱蝗,广德、太平为甚,德秀亲至广德,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0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答题规律

      语文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知识积累与打好基础,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不仅能是成绩得到提高,还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