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仲永之通悟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仲永之通悟

  仲永之通悟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卒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

  具体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十九)仲永之通悟 答案

  1.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

  2.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6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这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湖上数峰清寂愁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场雨。此处将本形容人生活贫苦的“清苦”用于写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 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90
  •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智伯率韩、魏二国伐赵。围晋阳,决晋水而灌之。城下缘木而处,县釜而炊。襄子谓张孟谈曰:“城中力已尽,粮食匮乏,大夫病,为之奈何?…

    古诗文 2022年5月18日
    146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翻译赏析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翻译,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的作品,《登岳阳楼》有两首,这是其中一首,表达了诗人辗转江湘,颠肺流离之苦。   原文:   登岳阳楼其二   陈与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1
  • 文言文《战国策》练习题及解析

    文言文《战国策》练习题及解析   《战国策》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63
  • 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端午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