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测试题目和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测试题目和答案

  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值孙恩②贼出吴郡,袁府君③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②孙恩:字灵秀。③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④未展:来不及。⑤沪渎:水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值孙恩贼出吴郡 ②母好食铛底焦饭

  ③恒装一囊 ④逃走山泽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归以遗母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丛草为林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①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1分)

  ②遗独以焦饭得活。(1分)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①适逢、正赶上 ②吃 ③经常 ④跑

  【小题1】B

  【小题1】①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把(它)送给母亲。②唯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小题1】围绕孝道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值是多义词,另的一义价值,食也是多义词,有食物吃饲养的意义。走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中是跑,很少有行走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阅读古文对常用字词的辨识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易于辨识。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好以现代词义直接替代古文词义,望字生义,不了解古文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现象。虽然老师不一定讲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这些概念,但老师讲到或自己在课文注释中看到的古文字词,就要识记,注意一个词几个意思的区别和一些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要举一反三。

  【小题1】试题分析:意义指的是字词的意思,古文中有的字词意义有变化,这种变化就叫用法。B句中以是认为的意思,其它三项都是把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中一词多义的了解和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认真理解句子的意思便可得出答案。古文一词多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课堂上,教师都会重点讲到,学习时要注意识记。阅读古文时,要自觉得关注一词多义,学一知三,要善于把一个字词不同的意义做一归纳比较,加深印象。做此类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把有相同字词意义的选项先行排除,减小判断的难度。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句中以字后省略了之,代焦饭,翻译时要补充出来。遗读wèi,意为送。两句中的两个遗意思是不同的.,两个以的意思也是不同的,第一句中以意为把,第二句中以意为因。

  考点:考查学生古文阅读翻译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难解字词不多,句意易性。翻译文言句子,要了解句中每个字词的意思,注意从字词义到句中义的转变。要翻译准确,重要的字词不可遗漏。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要根据语境判断。译句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简单明白,如答案中所示,围绕文章的中心孝道谈谈什么是孝道或如何尽孝道或宣传孝道对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考点:考查学生阅读古文理解文意发表见解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主观题,并不难,短文内容清楚,意义明确。告诉我们道理与给我们什么启发谈谈你的感想都是相似的问题,首先要据文而谈,抓住所读文章的中心意思,如本文的孝道,但不拘泥文章,要有主观的认识,即所谈道理上有要拓展。只不过,本题要求简单,只要谈故事所反映的道理即可,如果要求是谈谈感想,那就要多联系实际来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6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课外文言文的复习要点

    初中课外文言文的复习要点   1.考查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具体要求:   (1)了解一些古诗文的基本常识,为阅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翻译

    《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翻译   《晏子谏杀烛邹》讲的是齐景公因为烛邹没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给烛邹委婉的列举了三条罪状,其实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9
  •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会从父冲坐事,出尧臣知光州。父丧,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右司谏。 郭皇后薨,议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7
  • 描写冬天景色的古诗摘抄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地白风色…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21
  • 送石处士序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95
  • 有关《捕蛇者说》的具体写作手法分析

    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 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 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20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