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宋礼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明史·宋礼传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小题3分)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明永乐二年,以敏练,拜工部尚书。七年丁母忧①,诏留视事。九年命开会通河。

  会通河者,元至元中,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引汶绝济,属之卫河,为转漕道,名曰“会通”。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明初输饷辽东、北平,亦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绝安山湖,会通遂淤。永乐初,河海兼运。海运险远多失亡,而河运则由江、淮达阳武,发山西、河南丁夫,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历八递运所,民苦其劳。于是命礼及都督周长往治之。

  礼以会通之源,必资汶水。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遏汶流,使无南入洸而北归海。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所谓水脊也。因相地置闸,以时蓄泄。自分水北至临清,地降九十尺,置闸十有七,而达于卫;南至沽头,地降百十有六尺,置闸二十有一,而达于淮。凡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三十万,蠲②租一百一十万石有奇,二十旬而工成。是年,帝复用工部侍郎张信言,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使河不病漕,命礼兼董之。八月还京师,论功第一,受上赏。

  明年,以卫河水患,命礼往经画。礼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复自德州西北开支河一,泄水入旧黄河,使至海丰大沽河入海。帝命俟秋成后为之。礼还言:“海运经历险阻,每岁船辄损败,有漂没者。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派为民病,而船亦不坚。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然。请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于是河运大便利,漕粟益多。十三年遂罢海运。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宋礼传》)

  [注]①丁忧: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②蠲:除去,免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汶绝济 绝:截断

  B.属之卫河 属:连接(集中)

  C.因相地置闸 相:交互

  D.帝命俟秋成后为之 俟:等待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的一组是(3分)

  ①自东平安民山凿河至临清 ②乃筑堽城及戴村坝,横亘五里

  ③汇诸泉之水,尽出汶上 ④复旧黄河道,以杀水势

  ⑤南旺地势高,决其水,南北皆注 ⑥请自魏家湾开支河二,泄水入土河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礼主要从事水利工作,并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遭逢母亲丧事,皇帝也不同意他回家守丧,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

  B.由于会通河淤滞,永乐初年,河海兼运。海运路途险远物质易失,而河运要抽调壮丁,也周折劳顿,所以皇帝下决心治理会通河。

  C.要治理会通河,宋礼认为首先要解决会通河水源补给问题,他采用筑坝的方法,引汶(水)入卫(河)。宋礼因治水有功,受到皇帝表彰。

  D.宋礼认为海运劳民伤财,上言请求改用河运。会通河、卫河修浚后,河运昌盛,可运输大量物资。永乐十三年,海运终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岸狭水浅,不任重载,故终元世海运为多。(5分)

  (2)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派为民病,而船亦不坚。(5分)

  参考答案:

  4.C(“相”是“察看”之意。)

  5.B(B项中②③⑤句均能表明宋礼治河有方,符合题干要求。①句是解说会通河在元朝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的’前情,故AD项不可选;④句治河之方是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⑥句虽也表明宋礼治河有方,但与④句编组,故C项不可选。)

  6.A(A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原文说“二十年礼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七月卒于官”,“卒于官”相当于“卒于官任”,是说他担任工部尚书之职未退休就去世了,选项中“最终他积劳成疾在工部处理公务时去世”的“积劳成疾”和“在工部”,于原文无据,且有悖于文中“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代”之意。)

  7.(10分)(1)(5分)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都比漕运多。(5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任”“终 ”“世 ”分别给1分。)

  (2)(5分)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多摊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4分,翻译出大意给2分,译出“有司”“科派 ”“病”分别给1分。)

  【参考译文】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年间,以国子监生身份被提拔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永乐二年,因(办事)机敏干练,被任命为工部尚书。永乐七年遭逢母亲丧事,但是皇帝下诏让他留任处理政务。永乐九年皇帝命令开修会通河。

  所谓会通河,是元朝至元年间,从东平安民山开挖河道至临清,引汶水并截断济水,连接(集中)到卫河,形成转运漕粮的河道,名叫“会通”。然而河岸狭窄水浅,不能承受重载船只,所以直到元朝灭亡海运要比漕运多。明朝初年运输粮饷到辽东、北平,也专用海运。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口,断绝了安山湖水流,会通于是淤滞。永乐初年,河运海运并行。海运艰险遥远物资多有失亡,而河运则从长江、淮河到达阳武,征调山西、河南的民夫,沿岸牵引一百七十里入卫河,经过八个递运所,百姓觉得非常辛苦。于是命令宋礼和都督周长前往治理会通河。

  宋礼认为会通河的水源,必须依靠汶水(输送)。于是在堽城和戴村筑坝,横亘五里,遏止汶水的流向,使汶水不向南流入洸水而向北流入大海。又汇集几处泉流,都从汶上流出,到达南旺后,又分为二道水流,十分之四的流水向南连接徐、沛,十分之六的流水向北到达临清。南旺地势高,开口引水,往南往北都注入水流,就称作水脊。借此观察合适的地方设置水闸,根据天时节令蓄水放水。从这里分水北边到达临清,地势降低了九十尺,设置水闸十七处,而后到达卫河;向南到达沽头时,地势降低了一百一十六尺,设置水闸二十一处,而后到达淮河。总共派遣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工三十万,免除租税一百一十万石有余,二百天疏浚工程完成。这一年,皇帝又采用工部侍郎张信的建议,恢复黄河旧河河道,用来削减水势,使黄河不再危害漕粮运输,命令宋礼同时监管这项工程。八月回到京师,评论功劳属于第一,受到上等奖赏。

  第二年,因为卫河水患,皇帝命令宋礼前往筹划治理。宋礼请从魏家湾开挖支河两条,泄水放入土河,又从德州西北开挖支河一条,泄水放入旧黄河河道,让水流从海丰大沽河入海。皇帝命令等到秋收后开工。宋礼还提出:“海运经过艰难险阻,每年船只往往损毁,有的还漂失沉没。有关官员负责修补,但迫于时间限定,增多摊派使百姓受害,而且船只也都不够坚固。统计海船一艘,用一百人运一千石,这笔费用可以办理河船装载二百石的二十艘,每船用十个人,可以运载四千石。据此分析,利弊很明显。请调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计一百万石,从河运供应北京。”于是河运得到极大便利,漕粮运输越来越多。永乐十三年终于停止了海运。永乐二十年宋礼因为衰老患疾被免除了早朝参拜,有事奏请可让侍郎代办。永乐二十年七月死在官任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7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城东早春》《村居》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思诸葛亮曾通过蜀道与为魏国交战,李白借此怀念古人,怀想当年战况恶劣,百姓民不聊生,作者重提旧事,表面上是感叹蜀道这块地方交通不便利,实则隐含对社会的一种思绪…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63
  • 《壮士缚虎》阅读答案及翻译

    壮士缚虎 (清)沈起凤《谐铎》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91
  • 诸葛亮《出师表》阅读答案及翻译

    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8
  • 孟子文言文重点难点解析

    孟子文言文重点难点解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的过程。   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很强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70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和翻译

      【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1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