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食芝的文言文以及答案

粤人食芝的文言文以及答案

  粤人有采山而得菌②,其大盈箱③,其叶九成④,其色如金,其光四照。以归,谓其妻子曰:“此所谓神芝者也,食之者仙。吾闻仙必有分⑤,天不妄⑥与也。人求弗能得而吾得之,吾其仙矣!”乃沐浴,齐⑦三日而烹食之,入咽而死。

  其子视之,曰:“吾闻得仙者必蜕其骸⑧,人为骸所累⑨,故不得仙。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乃食其余,又死。于是同室之人⑩皆食之而死。

  [补充注释]

  ①本文选自《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人。粤,广东省的别称。芝,灵芝。传说吃了可以成仙。

  ② 采山:在山中打柴或采药。菌,蘑菇之类。有的有毒。

  ③盈箱:可以装满一箱。这是夸张的说法。

  ④九成,九层。

  ⑤分(fèn):应得的命运。

  ⑥ 妄:胡乱。

  ⑦齐:同“斋”,斋戒,行大礼前的洁身清心行为。沐浴也是为洁身。

  ⑧蜕(tuì)其骸(hái):改变他的形体。蜕,虫类脱皮。骸,形骸,躯体。

  ⑨累:牵挂。

  ⑩同室之人:全家人。

  [阅读点拨]

  粤人食芝,缘于无知与鲁莽;“前仆后继”,则是纯粹的愚昧。

  我们可以原谅最初的无知,我们甚至赞赏“尝试”的勇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判断与取舍。否则,我们将在鲁莽与轻率中葬送我们自己的一切。

  [设疑点要]

  一、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谓其妻子曰。

  ②吾其仙矣!

  ③其叶九成。

  ④乃沐浴。

  ⑤乃食其余。

  ⑥食之者仙。

  ⑦入咽而死。

  二、 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吾父蜕其骸矣,非死也。

  ②吾闻仙必有分,天不妄与也。

  三、 作者借这则故事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

  [参考答案]

  一、①妻子与孩子;②表示推测的语气,将要;③它的;④于是,就;⑤剩下的菌;⑥变成神仙;⑦吞咽下去。

  二、①如今我的父亲已脱去他的躯壳成仙了,并不是死了啊。②我听说成仙的人必有福分,上天是不胡乱给予人的啊。

  三、愚昧无知、自作聪明、至死不悟的人。

  [参考译文]

  粤地有个人采山货得到一株菌,它的个儿大得能装满箱子,叶子分九层,颜色金黄,光彩四射。他采回家对自己的老婆孩子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神奇灵芝草啊,吃了它的人能变成神仙。我听说成仙的人必有福分,上天是不胡乱给予人的啊,有的人想寻求却不能得到,而我却得到了它,我岂不是就要成仙了么!”于是沐浴斋戒三日把菌煮吃了,谁知刚咽下去一口就死了。他的儿子见到这样的情景说:“我听说得了仙道的人必须脱胎换骨,凡人被躯壳所连累,所以不能成仙,如今我父亲已脱去他的躯壳成仙了,并不是死了啊。”于是他也吃了那些剩下的菌,结果又死了。于是一家人都吃了它而死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884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偷鸭求骂文言文注释

      《偷鸭求骂》,也作《骂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本) 年代:清朝 作者:蒲松龄 体裁:记叙文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偷鸭求骂文言文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偷鸭求骂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05
  • 写浙江天台山·赤城霞的诗词大全

    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城北,是我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山中有隋代古刹国清寺。天台山群峰竞秀,其中华顶峰为最高峰,海拔1138米,众山环拱,如片片莲瓣,华顶正当花心,故名。峰上有太白书…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26
  •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的意思:飘拂的游丝被喜鹊绊落空中,蜜蜂采摘过的花朵如今都已落尽。 出自吴潜《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池水凝新碧,栏花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4
  •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危险。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的小路交错相…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2
  • 《出师表》文言文翻译

    《出师表》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出师表》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而有关《出师表》要怎么翻译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出师表》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1
  • 浅谈文言文 词类活用的类型

    浅谈文言文 词类活用的类型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